[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51790.1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3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循环 恒温 电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属于医疗器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注射针加工过程中,要在针头的一端开刃,在针头端部加工出一个尖劈斜面(一般为一个半径较大的圆弧面),还要在该斜面的尖部两侧进行倒棱,而针尖正是由两个倒棱面和针管外圆面围成的三棱锥体的尖顶。两个倒棱面是否对称、尖端是否锋利以及加工面是否光滑无毛剌,是制造质量的关键所在。加工面边缘的毛刺通常经过电解工序去除,通过电解液通电后,电解液中形成带电的阴阳离子电泳运动,将已磨刃的针尖上的微小毛刺去除。
传统电解机存在的缺点是电解时受时间和和电解液温度的影响较大,当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温度升高,原电解时间就需要缩短,这样,在电解过程中,随着电解液温度升高,而不断地调整电解时间,这样不利于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包括:电解池,该电解池旁边设置有冷却用电解池,电解池与冷却用电解池之间由循环管路连通,循环管路上设置有循环泵,该循环泵使电解液通过该循环管路在电解池与冷却用电解池之间循环;所述的电解池上方设置有夹针装置,该夹针装置用于夹紧注射针并能够带动注射针进入电解池。
所述的冷却用电解池用于降低在电解池中温度升高的电解液的温度,使电解液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内。
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的壳体侧面设置有开关控制器,该开关控制器用于控制夹针装置和循环泵的打开和关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结构合理,能够控制电解液的温度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操作时,只要打开循环装置,设定好时间,就能连续地进行产品电解工作,有效地避免了因电解液温度升高导致的电解时间的不断调整,有利于控制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电解池,2-冷却用电解池,3-循环管路,4-循环泵,5-夹针装置,6-开关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包括:电解池1,该电解池1旁边设置有冷却用电解池2,电解池1与冷却用电解池2之间由循环管路3连通,循环管路3上设置有循环泵4,该循环泵4使电解液通过该循环管路3在电解池1与冷却用电解池2之间循环;所述的电解池1上方设置有夹针装置5,该夹针装置5用于夹紧注射针并能够带动注射针进入电解池1。
所述的冷却用电解池2用于降低在电解池1中温度升高的电解液的温度,使电解液的温度长期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温度范围内。
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的壳体侧面设置有开关控制器6,该开关控制器6用于控制夹针装置5和循环泵4的打开和关闭。
所述的自动循环恒温电解机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开关控制器6控制夹针装置5夹紧注射针并带动注射针进入电解池1,使注射针浸没在电解池1的电解液中,电解液通电,使电解液中形成带电的阴阳离子电泳运动,将已磨刃的针尖上的微小毛刺去除。电解一段时间后,电解液温度升高,通过开关控制器6控制循环泵4打开,循环泵4使正在工作中的电解液通过循环管路3在电解池1与冷却用电解池2之间不断循环,冷却用电解池2用于降低在电解池1中温度升高的电解液的温度,从而控制电解液的温度长期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范围内,操作时,只要打开循环装置,设定好时间,就能连续地进行产品电解工作。
综上所述,即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内容,而显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此,其可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实现相应的需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一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517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组件
- 下一篇:一种液相氧化法制备覆钴β-NiOOH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