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汇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8583.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4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詹功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S40/34 | 分类号: | H02S40/34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品创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7 | 代理人: | 程春生 |
地址: | 21512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汇流 装置 | ||
1.一种光伏汇流装置,包括输入端接头(1)、输入电缆(2)、盒体(3)、 输出电缆(4)和输出端接头(5),所述输入端接头(1)通过输入电缆(2)连 接盒体(3),输出端接头(5)通过输出电缆(4)连接盒体(3);其特征在于, 所述盒体(3)由上盖(6)、二极管(7)、压线板(8)和底座(9)构成,二 极管(7)和压线板(8)固定设于底座(9)内,且上盖(6)通过螺丝固定扣于 底座(9)上;所述压线板(8)由接入板(81)和汇流板(82)构成,所述接入 板(81)上设有4-5个接入端子和4-5个接出端子,汇流板(82)上设有4-5 个接入端子和2-3个接出端子,所述接入板(81)的接入端子与输出电缆(2) 相连接;所述接入板(81)的接出端子连接二极管(7),二极管(7)的另一端 连接汇流板(82)的接入端子,汇流板(82)的接出端子连接输出电缆(4); 所述输入端接头(1)与输出端接头(5)为公插结构或母插结构,所述公插结构 主要由后罩(11)、内爪(12)、堵头(13)、金属连接件(14)、卡圈(15)、 公插(18)和O型圈(17)构成,O型圈(17)设于公插(18)头部凹槽内侧, 公插(18)以螺纹连接的形式连接后罩(11),金属连接件(14)设于公插(18) 内,内爪(12)和堵头(13)均设于后罩(11)内,且内爪(12)和堵头(13) 上均设有用于布线的通孔;所述母插结构主要由后罩(11)、内爪(12)、堵头 (13)、金属连接件(14)、卡圈(15)、母插(16)构成,母插(16)内设有 金属连接件(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缆(2) 的导电电线截面积大小为2.5mm2,所述输出电缆(4)的导电电线截面积大小为 4mm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6)和底 座(9)均采用工程塑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缆(2) 和输出电缆(4)均已灌封的形式连接输出端接头(5)、输入端接头(1)和盒 体(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圈(17) 设于公插(18)的头部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汇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极管(7)为 防雷二极管或防反接二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858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蒸发系统
- 下一篇:使用关节型四肢的移动机器人的控制指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