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5686.1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3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太万辉;李红军;杨建军;李冠峰;陈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J15/10 | 分类号: | F16J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15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适应 脱落 密封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圈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
背景技术
某型舰水密舱口盖的密封槽设置在船体上,盖体上设置了密封凸边,密封凸 边与密封圈之间依靠压紧力使密封圈产生弹性变形保持密封。因为密封槽是倒置 式的,密封圈在上端悬挂式安装,普通截面形状的密封圈容易产生密封圈安装不 牢靠,甚至脱落的问题。
另外由于船舶建造过程中密封槽宽度方向的焊接误差可达到3~5mm,一种 宽度的密封圈往往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如将截面宽度做成几种类型,生产模具又 要增加,不经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 密封圈安装不牢靠,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所述密封圈截面中空;所述密封圈侧面边缘设计 两排单向锯齿状凸耳,当将所述密封圈装入密封槽时,所述锯齿状凸耳受挤压向 下收缩变窄,当装入密封槽以后,所述密封圈在重力作用下具有有向下掉落的趋 势;在摩擦力的作用下所述密封圈侧面的两排锯齿状凸耳有张开的趋势,能够牢 牢抓住所述密封槽的两个侧面;使得所述密封圈不会从密封槽中脱落;所述锯齿 状凸耳具有可收缩变形特性,所述密封圈在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密封圈的结构设计,改善了水密舱口盖的 密封效果,减少了设备的规格品种,提高了设备的标准化程度,提高了经济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 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实用新型的 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或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 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 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 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 护范围。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自适应防脱落密封圈。防脱落 密封圈采用有弹性的硅橡胶材料制成,密封圈截面为矩形中空结构,中间为两侧 有6个密封凸耳,安装时凸耳朝下。安装时密封槽在上方,密封圈从下方装入, 装入时密封凸耳受到挤压而收缩,密封圈有向下坠落的趋势,密封凸耳因此在密 封槽的侧壁会稍许张开,达到防脱落的效果,密封凸耳受挤压后可向内收缩,因 此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适应不同宽度密封槽的自适应能力。密封圈采用磨具分段制 造,分段再通过加热后联接为一个整根的密封圈。因为没有用螺钉,胶粘等方式 联接,因此更换密封圈时更方便快捷。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需要防脱落、具有宽度自适应能力的橡胶密封的场所。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 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 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范围内,可轻易想到 的变化或者替换,都应该在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68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制粒机的压辊主轴气密封结构及具有其的辊压机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换挡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