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现场应急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5261.0 | 申请日: | 2015-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29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卢喜瑞;宋绵新;舒小艳;袁世斌;丁艺;郝鹏豪;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21F9/30 | 分类号: | G21F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21010 四川省绵***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污染 土壤 现场 应急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现场应急处理装置,特别适用于污染 场地放射性土壤的应急处理。
背景技术
放射性物质散发在大气、沉降于水源中,最后进入土壤(另有部分直接进 入土壤),放射性元素半衰期长,其污染物进入土壤后,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 进入植物(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果树),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威胁人类的 生命健康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如果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会对人体造成内辐射, 诱发内部组织器官癌变;核辐射会引起再生细胞遗传部分的变化,遗传损伤是 积累性的,对后代会有显著的影响。
目前对放射性污染土壤的修复方法主要有间接防治法、直接治理法和生物 修复技术三种。间接防治就是先采用机械物理、化学、电化学和物理化学联合 去污等方法对放射性污染水源、大型设备、车辆等进行去污,然后将放射性污 染物焚烧、固化、掩埋,不要让放射性污染物质进入土壤;目前土壤放射性污 染直接治理法主要有:自然衰减消除法、化学处理法和物理填埋法;土壤生物 修复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可利用耐辐射微生物、超积累植物和森林的吸附、截 持作用等修复技术。
通过综合性防冶,可以达到对放射性核素污染土壤的修复和利用的目的, 但是目前对放射性污染土壤处理存在较多缺点:工程量较大,成本高,放射性 污染土壤运输过程中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花费费用较大;还有就是修复周期 较长。所以寻找一种可以现场应急处理放射性污染土壤的方法尤为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内容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现场应急处理装置,以 克服现有土壤修复技术的工程量大、成本高、修复周期长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放射性污染土壤现场应急处理装置,包括炉体、冷 却系统、气氛系统、输送装置和控制系统,所述炉体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设置的 吸波载体、腔体和外炉壁,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配有密封 盖,所述吸波载体为用于放置放射性沙土的顶部开口的容器,所述腔体和外炉 壁均将吸波载体密封,所述外炉壁的外侧包覆有防辐射保护层,所述吸波载体 和腔体之间设有密封的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壁上吸波载体开口的上方设有 热电偶和微波源,所述腔体和外炉壁之间设有密封的冷却水循环层,所述冷却 水循环层通过出水管和入水管与冷却塔连通,所述冷却水循环层和冷却塔组成 冷却系统。
所述气氛系统由气瓶及气体通道组成,所述气体通道由进气通道和出气通 道组成,所述气体通道的一端与气瓶连通,另一端穿过保温层与其内部连通; 所述气氛系统由人工控制向炉体内通入保护气体,其流量为0~3000mL/min, 保护气是Ar或N2。
所述输送装置为能够由控制系统或人工遥控操纵的智能机械手。
所述热电偶和微波源与控制系统通过导线电连接,所述冷却系统与控制系 统无线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密封盖由内向外依次设有与炉体相适配的保温层、腔体、 外炉壁和防辐射保护层。
优选的是,所述吸波载体由碳化硅粉或碳化硅纤维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保温层由氧化铝保温材料制成。
优选的是,所述腔体由氧化铝材料制成,所述腔体厚度为5~30mm。
优选的是,所述炉体为长方体、立方体或圆柱体,所述炉体的内容积为 0.001~60m3。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系统的电流控制精度为0.1A,电压控制精度为0.1V, 腔体温度范围为室温~1600℃。
优选的是,所述控制系统为含有编程程序和显示器的微机控制系统。
优选的是,所述防辐射保护层为5~200mm的铅板,能够隔绝抗α、β及 γ射线的辐射,所述防辐射保护层的外部还包覆有外壳,该外壳采用普通钢材 制成,其厚度为1~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放射性污染沙土的应急处理装置能够集中 安放在可移动设备上,可以通过控制系统对样品处理实现半自动化控制, 避免与放射性污染沙土直接接触;带有气氛装置,并具有多重防泄漏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放射性污染土壤现场应急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科技大学,未经西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52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耐火屏蔽型动车用控制电缆
- 下一篇:一种跑步机数据显示机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