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1994.7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4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薛守荣;薛祥;王寿权;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金阳光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04;H01B7/18;H01B7/29 |
代理公司: |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8 | 代理人: | 张望远 |
地址: | 22565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井下 特种 电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是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的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梭车设备主要用于井下运煤,煤矿井下梭车用电缆是为梭车传输动力和信号的连接线,它一端连接梭车设备,一端连接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随着梭车的运动,始终处于被卷绕—拉直—再卷绕—再拉直的周期性运动状态下。井下巷道十分狭窄,电缆随时有被井壁或支护物挂伤的可能;另外受电缆绞盘容量和梭车运行距离的制约,电缆的外形尺寸也必须有严格限制。由于使用环境恶劣,电缆的使用寿命非常短暂。往往投入使用数十天甚至数周就会出现故障,造成梭车的停工,从而直接影响采煤和掘进的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一种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煤矿井下用电缆的缺陷,提供一种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包括缆芯,所述缆芯包括三根动力线芯、一根监视线芯和一根抗拉加强芯,所述动力线芯包括第一导体,所述第一导体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层、第一绝缘层和纤维编织屏蔽层,所述监视线芯包括第二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二隔离层、第二绝缘层和纤维编织屏蔽层,所述抗拉加强芯包括锦纶纤维绳,所述锦纶纤维绳的外侧挤包橡皮护套;所述抗拉加强芯位于所述缆芯的中心,所述动力线芯和监视线芯围绕所述抗拉加强芯设置;所述缆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内护套层、纤维编织层和橡皮外护套层。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均包括镀锡铜丝和合成纤维,所述镀锡铜丝绞合在所述合成纤维的外侧。这种结构,从电缆导体的轴向上看合成纤维是直的,而所有的镀锡铜丝都是螺旋型的。电缆受力最先被拉伸的必然是合成纤维,随着外力的逐渐增大,伸长加大,呈螺旋状的镀锡铜丝再从内向外先后受到拉伸,这样有效减少导体受到外界的机械应力,增加了电缆的使用寿命。
更进一步的,所述纤维编织层为芳纶丝纤维编织层。在内护套外采用芳纶丝纤维进行稀疏编织,最后再挤包橡皮外护套,从而使外护套、编织层和内护套融为一体,提升了电缆抗拉和耐扭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内护套层的外侧设置有凸起。在内护套层的外侧设置凸起,凸起可以大幅增加内护层与外护套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外护套、纤维编织加强层和内护层融为一体的能力大大增强,极大地增强抗拉能力,而且通过调节凸起的大小及间距可以有效调整电缆各个方向的抗拉能力。
更进一步的,所述凸起均匀分布在所述内护套层上。凸起均匀分布在内护层上可以保证电缆各个方向上的抗拉能力的一致性。
更进一步的,在电缆的轴线方向上,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为2-3cm;在电缆的圆周方向上,相邻所述凸起之间的距离为0.5-0.8cm。采用此间距,大小合适,对于电缆的抗拉能力增强效果最好。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具有柔软、抗拉、耐弯曲、耐磨、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满足恶劣环境下梭车动能传输要求的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煤矿井下用特种梭车电缆包括缆芯,缆芯包括三根动力线芯15、一根监视线芯13和一根抗拉加强芯14,动力线芯15包括第一导体5,第一导体5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一隔离层6、第一绝缘层7和纤维编织屏蔽层8,监视线芯13包括第二导体9,第二导体9外侧依次设置有第二隔离层10、第二绝缘层11和纤维编织屏蔽层12,抗拉加强芯14包括锦纶纤维绳,锦纶纤维绳的外侧挤包橡皮护套;抗拉加强芯14位于缆芯的中心,动力线芯15和监视线芯13围绕抗拉加强芯14设置;缆芯的外侧依次设置有内护套层2、纤维编织层3和橡皮外护套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金阳光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金阳光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19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计算机用抗拖拽耐拉伸电缆
- 下一篇:一种钢芯铝绞线架空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