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口红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41683.0 | 申请日: | 2015-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5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锦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锦瑶 |
主分类号: | A45D40/24 | 分类号: | A45D40/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鑫浩联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0 | 代理人: | 吕爱萍;李荷香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翠***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口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妆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更换化 妆头的一种多功能口红管。
背景技术
口红是爱美女士们必不可少的化妆品,但市场上现有的口红功能都比较单一,只 能用于直接涂抹,口红刷头和刮死皮刷也是嘴部化妆常用的工具,因为体积较小使得它们 不便于携带,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203662199U中公开了一种新型两用口 红,这种新型两用口红包括口红本体,在其一端设有唇部上妆部件,该上妆部件包括上妆头 和上盖,上妆头是口红刷头或刮死皮刷并与口红本体的一端端部连接一体,上盖盖住上妆 头并与口红本体的端部采用卡扣结构可拆卸地配对连接。这种新型两用口红可以将口红直 接涂抹在嘴唇上,也可通过上妆头进行涂抹,但这种新型两用口红却存在着上妆头不易替 换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口红上妆头不宜替换、化妆复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更换化妆头的一种多功能口红管。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口红管,包括口红管和设置于口红管一端的上妆部件,该上妆部件包 括上妆头、上盖和唇部化妆辅助工具,上妆头通过卡扣结构设置于口红管的口红伸出端,上 盖通过卡扣结构设置于上妆头的上端部,所述的上妆头为空心管件,设置于其中的第一隔 板将上妆头分为第一上腔体和第一下腔体;所述的上盖为空心管件,设置于其中的第二隔 板将上盖分为第二上腔体和第二下腔体;所述的唇部化妆辅助工具放置于第二上腔体内 部。
所述的朝向上盖的第一隔板上设置有唇部化妆辅助工具的插入口。
所述的第二上腔体的端部通过卡扣结构设置有端盖。
所述的端盖上设置有镜子。
所述的唇部化妆辅助工具包括口红刷头、刮死皮刷、唇彩笔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第二上腔体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放置口红刷头、刮死皮刷、唇彩笔杆等唇部化 妆辅助工具;
2.第二上腔体端部设置的镜子可满足使用者的化妆需求,减少化妆者需借助额外 的镜子化妆的麻烦;
3.朝向上盖的第一隔板上设置的插入口可固定唇部上妆辅助工具,实现唇部化妆 辅助工具的简易替换。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口红管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更换化妆头 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多功能口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口红管;2、上妆部件;3、端盖;4、镜子;21、上妆头;22、上盖;23、唇部化妆 辅助工具;211、第一隔板;212、第一上腔体;213、第一下腔体;221、第二隔板;222、第二上腔 体;223、第二下腔体;2111、插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口红管,包括口红管1和设置于口红管一端的上妆部件2, 上妆部件由置于口红管中口红伸出端的上妆头21、上盖22和唇部化妆辅助工具23组成,上 妆头21通过卡扣结构设置于口红管的口红伸出端,上盖22通过卡扣结构设置于上妆头21的 端部,上妆头21是一个空心管件,其中的横向第一隔板211将上妆头21分为第一上腔体212 和第一下腔体213,上盖22也为一个空心管件,在其内部的横向第二隔板221将上盖分为第 二上腔体222和第二下腔体223,为了满足使用者的唇部化妆需求,可将唇部化妆辅助工具 23放置于第二上腔体222内部,实现口红的直接涂抹和借助化妆工具的涂抹。
具体使用时,为方便使用,在朝向上盖的第一隔板211上的插入口2111可用于将将 第二上腔体222中需要用到的唇部化妆辅助工具23插入,以便实现更为方便的上妆,同时也 使得唇部化妆辅助工具的替换更为简便。上盖23端部的端盖3上粘结的镜子4可免去使用者 在对唇部进行化妆时需另外使用镜子的麻烦,同时,还可用于使用者其他部位的化妆。唇部 化妆辅助工具为唇部化妆中常用的口红刷头、刮死皮刷和唇彩笔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锦瑶,未经张锦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4168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芯片载板及其封装结构与方法
- 下一篇:驱动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