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9929.0 | 申请日: | 2015-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30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刘凯;卢林;王芳;金灿;姜康;黄思路;谢泓州;张祥;陈蕾;朱升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路面 修复 高聚物注浆 试验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验装置加工制造及应用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工程材料力学性能检测的一种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高聚物注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地基基础快速加固技术。利用高聚物材料发生化学反应后体积迅速膨胀并固化的特性,达到加固地基、填充脱空或提升地板的目的。目前,高聚物注浆材料的生产和应用范围正在迅速扩大和推广,高聚物注浆技术在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地基加固和道路维修,尤其是近年来在路基路面微创养护与修复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高聚物注浆试验采用的模具大多是围绕着工业用品展开的,故还没有较为完善的室内试验模具,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是模具功能单一;目前使用的高聚物注浆模具基本都是直接利用传统的土工试验模具,或是在传统土工试验模具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调整,在注浆试验中只能用于成型一种条件下的试件或进行某一个相关试验,不能模拟不同级配或不同路面厚度时的注浆效果,功能过于单一,不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二是注浆孔密封性差;高聚物注浆过程中会产生很大的膨胀力,注浆完毕后,若注浆孔堵塞不严或模具构件的接触面密封不严,会导致浆体外喷等问题,严重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三是试件脱模困难;由于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发泡成型时粘性较大,膨胀力较强,试件成型后表面黏附在模具内表面,脱模过程中造成试件或模具破损,导致试件无法正常使用和模具报废。
四是贴膜不易操作;考虑到注浆材料在发泡成型时的粘性较大,试验过程中会在模具内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既便于脱模,又能在脱模时不对试件造成损坏,保证试件的完整。但由于目前模具是在拼装结束后进行的贴膜,贴膜工作不易操作,极易在转角处产生漏贴或薄膜多层重叠现象,导致贴膜厚度不均匀,对试件尺寸造成误差和导致试件分层。
五是试件切割误差;直接对制得的整个试件进行切割,所得试件尺寸和规整度均不能严格的满足实验要求,试件表面完整性较差,直接影响试验结果的精确度和科学性。
高聚物注浆技术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尤为突出。其中用于路面修复时,对材料的强度要求很高,掌握高聚物注浆材料的强度性能与众多因素之间的关系相当重要。而模具是进行室内材料的强度性能试验的必需品,模具的问题直接影响成型试件的质量,是试验成败的核心之一。因此,模具的设计和选用都要严格把关。
相关统计显示,机械加工行业中每年模具的消耗量价值是各种机床总价值的五倍。模具的大量消耗,不仅直接增加生产成本,而且因频繁更换模具而造成大量生产线频繁停产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模具的消耗在科研研究的室内试验中也被充分体现,大量的模具均因其局部材料损坏而报废,而模具的加工周期长、加工费用高,因此,根据实际需要对各种模具进行改进,以延长模具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可进行不同级配、不同厚度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既能根据试验的需要调整挡板的数量和位置,又能解决了因人工堵孔不严,造成浆体外喷的问题,提高试件生产效率,减少模具使用过程中造成的损坏,增强其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的结构特点是:
设置模具壳体是由各面板折合成的六面壳体,所述各面板分别是上底板、下底板、后端板、前端板、前侧板和后侧板,所述六面壳体可以展开成一片材,所述片材是与下底板共面;
在所述六面壳体中,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各隔板,利用隔板将所述六面壳体的内腔分隔为各独立的膜腔;在隔板的中心设置有过浆孔;
在所述上底板上开设有上底板注浆孔,在所述上底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利用弹力自动封闭上底板注浆孔的上底板盖板;在所述前端板上开设有前端板注浆孔,在所述前端板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可利用弹力自动封闭前端板注浆孔的前端板盖板。
本实用新型模拟路面修复的高聚物注浆试验模具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99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半球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磁铁的单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