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电解-Fenton内循环固定床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7922.5 | 申请日: | 2015-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罗清;张安龙;贺佳;景立明;吴养育;刘叶;钟秋丽;马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72 |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 地址: | 710021***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 fenton 循环 固定床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电解-Fenton内循 环固定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有机废水是指由造纸、皮革及食品等行业排出的废水。这些废水中含有 大量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等有机物,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严重污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机废水呈现出水质复杂、难生物降解、高浓度 和高毒性的特点,传统的生化方法已经很难将其达标处理。20世纪80年代 发展起来的微电解技术和高级氧化技术能够利用光、声、电、磁等物理和化 学过程产生的高活性中间体氧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具有适用范围广、反应速 率快、氧化能力强的特点,在处理造纸、印染、农药、制药废水和垃圾渗滤 液等高毒性、难降解废水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微电解法是利用铁屑中的铁和炭组分(或另外加入的焦炭、活性炭等) 构成原电池,废水作为电解质溶液,以电化学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同时还 伴有混凝吸附、催化氧化、络合及电沉积等过程,对印染废水、制药废水、 焦化废水等工业废水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微电解工艺在实际应用中 也存在很多问题。传统的微电解材料利用废铁屑、焦炭、活性炭等粉末材料 不规整散堆混合而得,容易出现表面钝化,填料板结等问题。其中,填料板 结会导致填料层发生沟流,使处理效能迅速下降,是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同时,铁屑作为阳极不断消耗,须定期补充,但如何与原有的炭组分充分混 合亦是难点。
Fenton(芬顿)氧化工艺就是众多氧化工艺中的一种,该技术是利用 亚铁盐和过氧化氢组合而成fenton试剂氧化降解有机物。其实质是H2O2在 Fe2+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具有高反应活性的·OH与大多数有机物作用使其降 解。目前的fenton反应器多通过空气搅拌强化传质,搅拌所需的风压较大而 使得反应器运行的动力消耗高。而且,反应器出水直接进入下一个处理设施, 使得Fe2+未得到充分利用,增加了药品消耗和污泥产量。因此,fenton氧化 工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普遍存在动力消耗高,药剂投加量大,污泥产生量大 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电解-Fenton内循环固定床反应器,解 决了传统微电解填料易板结、钝化和填料不易补加的缺点,克服传统fenton 反应器存在的动力消耗高、药品利用率低、污泥产生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电解-Fenton内循环固定床反 应器,包括溢流进水槽和反应槽,溢流进水槽内部设置有溢流挡板和出水隔 板,在溢流挡板和出水隔板的外侧分别接有溢流管和反应槽进水管,在溢流 挡板和出水隔板之间接有进水总管;反应槽的底部安装有布水器干管、布水 器支管和支管穿孔,反应槽侧壁接有内循环进水管,内循环进水管位于布水 器支管上方;反应槽内部设置有填料承托架,填料承托架上铺设有球形陶粒 铁炭填料层;反应槽内部还安装有相互连接的伞形泥水分离器和内循环出水 管;反应槽的顶部沿其内壁围有出水槽,出水槽的侧壁安装有出水管。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溢流进水槽为方槽结构。
反应槽为柱状塔式结构。
填料承托架位于反应槽高度的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处。
伞形泥水分离器位于反应槽高度的三分之二至四分之三处。
溢流进水槽的高度高于反应槽顶部平面处的高度。
布水器干管位于反应槽底部中线位置,布水器支管接于布水器干管两 侧,均匀分布。
布水器支管两侧壁上开有斜向下的支管穿孔,孔间距均匀分布,且支管 穿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9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铁行业除铊药剂的投加装置
- 下一篇:一种次氯酸水的制备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