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圆桩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7239.1 | 申请日: | 2015-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9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蒋全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航天管桩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66 | 分类号: | E02D5/66;E02D5/7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吴建锋 |
地址: | 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节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节圆桩。
背景技术
灌注桩的施工分为成孔和成桩两部分,因而对桩基的检测便可分为成孔质 量检测和成桩质量检测两大部分。其中成孔是灌注桩施工中的第—个环节。成 孔作业由于是在地下、水下完成,质量控制难度大,复杂的地质条件或施工中 的失误都有可能产生塌孔、缩径、桩孔偏斜、沉渣过厚等问题。成桩质量检测 又可分为承载力检测和对完整性检测。在灌注桩的施工中,成孔质量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混凝土浇注后的成桩质量:桩孔的孔径偏小则使得成桩的侧摩阻力、 桩尖端承载力减少,整桩的承载能力降低;桩孔上部扩径将导致成桩上部侧阻 力增大,而下部侧阻力不能完全发挥,同时单桩的混凝土浇注量增加;桩孔偏 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桩竖向承载受力特性,削弱了基桩承载力的有效发挥; 桩底沉渣过厚使得桩长减少,对于端承桩则直接影响桩尖的端承能力。
桩的承载力与加荷速率有很大关系,由于静荷载试验与任何动荷载试验相 比,所施加的荷载速率最慢,最接近于实际工程的加荷速率,所以试验的结果 最接近于实际桩的承载力,因而,国内外均将静荷载试验的结果作为桩承载力 的标准。基桩的低应变动测法就是通过对桩顶施加较低的激振能量,引起桩身 及周围土体的微幅振动,同时用仪表量测和记录桩顶的振动速度和加速度,利 用波动理论或机械阻抗理论对记录结果加以分析,从而达到检验桩基施工质 量、判断桩身完整性、预估基桩承载力等目的。目前现有的圆桩浇筑成型后取 出不方便,结构强度较低,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装方便,浇筑成型高效可靠, 结构强度高的可调节圆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调节圆桩,包括桩体、转轴和桩尖,所述桩尖设在桩体下方,所述 转轴和桩尖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桩尖呈半锥形设置,所述桩尖通过转轴与桩体 转动连接,所述转轴外侧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上设置有螺钉,所述轴座通过 螺钉与桩体固定连接,所述桩体内侧设置有聚氯乙烯膜,所述聚氯乙烯膜与桩 体胶合连接,所述桩体外侧设置有电加热炉和热电偶,所述电加热炉与桩体固 定连接,所述桩体内设置有混凝土柱,所述桩体为不锈钢桩体,所述桩体厚度 为2-3cm。
所述聚氯乙烯膜厚度为1.5mm,防止在浇筑时混凝土粘在桩体上。
所述混凝土柱直径为35cm,保持混凝土桩结构强度高。
所述桩尖内侧设置有螺旋纹,保持成型的混凝土桩安装方便。
所述桩体高度大于2m。保持整体安装效率高
所述转轴为高速钢转轴,结构强度大。
所述电加热炉上设置有开关按钮,保持调节方便。
所述开关按钮与电加热炉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桩尖能够通过转轴进行活动,方便浇筑 混凝土柱定形后进行取出,重复使用,电加热炉能够提升温度加快成型速度, 聚氯乙烯方便混凝土柱的取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可调节圆桩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可调节圆桩,包括桩体1、转轴2和桩尖3,所述桩尖3 设在桩体1下方,所述转轴2和桩尖3分别设有两个,所述桩尖3呈半锥形设 置,所述桩尖3通过转轴2与桩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轴2外侧设置有轴座 4,所述轴座4上设置有螺钉5,所述轴座4通过螺钉5与桩体1固定连接,所 述桩体1内侧设置有聚氯乙烯膜6,所述聚氯乙烯膜6与桩体1胶合连接,所 述桩体1外侧设置有电加热炉7和热电偶8,所述电加热炉7与桩体1固定连 接,所述桩体1内设置有混凝土柱9,所述桩体1为不锈钢桩体,所述桩体1 厚度为2-3cm。
所述聚氯乙烯膜6厚度为1.5mm。
所述混凝土柱9直径为35cm。
所述桩尖3内侧设置有螺旋纹10。
所述桩体1高度大于2m。
所述转轴2为高速钢转轴。
所述电加热炉7上设置有开关按钮11。
所述开关按钮11与电加热炉7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置的桩尖能够通过转轴进行活动,方便浇筑 混凝土柱定形后进行取出,重复使用,电加热炉能够提升温度加快成型速度, 聚氯乙烯方便混凝土柱的取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用新型 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航天管桩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航天管桩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7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翼板的分仓裙式吸力桶形基础
- 下一篇:灌注桩桩帽与桩一体化施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