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盘脚手架用立杆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6813.1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968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广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广栋 |
主分类号: | E04G7/08 | 分类号: | E04G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57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盘 脚手架 用立杆连 接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脚手架领域,具体是一种圆盘脚手架用立杆连接管。
背景技术
脚手架指施工现场为工人操作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建筑界的通用术语,指建筑工地上用在外墙、内部装修或层高较高无法直接施工的地方。主要为了施工人员上下作业或外围安全网围护及高空安装构件等,脚手架制作材料通常有:竹、木、钢管或合成材料等。有些工程也用脚手架当模板使用,此外在广告业、市政、交通路桥、矿山等部门也广泛被使用。脚手架的牢固程度直接影响到工人的生命安全,而立杆的连接是决定脚手架牢固程度的最重要因素。
现有的脚手架的立杆之间通过螺栓直接连接,立杆之间接触面积小,承载力不高,时常出现脚手架倒塌的情况,酿成了诸多惨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盘脚手架用立杆连接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圆盘脚手架用立杆连接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包括粗管段和细管段,粗管段和细管段为一体铸造成型;粗管段与细管段在连接处平滑连接;粗管段外端设有粗管口,粗管口外侧为粗管段外缘;细管段外端设有细管口,细管段外侧为细管段外缘;粗管段上开设有螺栓孔A,细管段上开设有螺栓孔B,螺栓孔A和螺栓孔B的圆心位于同一剖切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管体的长度为300±0.70mm,管体的壁厚为3±0.4mm;粗管的直径为52.5±0.2mm,细管段的直径为50.5±0.2mm,粗管口的直径为39.8mm,细管口的直径为38mm;粗管段外缘和细管段外缘的长度均为10mm;螺栓孔A距粗管口的距离为100mm,螺栓孔A和螺栓孔B之间的距离为100±0.5mm;连接处的长度为6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用于圆盘脚手架立杆的连接,增加了连接接触面,承载力大,稳定性好,大幅提高脚手架的牢固程度,为工人的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4为图3中I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管体,11-粗管段,111-粗管口,112-粗管段外缘,12-细管段,121-细管口,122-细管段外缘,13-连接处,14-螺栓孔A,15-螺栓孔B,2-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圆盘脚手架用立杆连接管,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包括粗管段11和细管段12,粗管段11和细管段12为一体铸造成型,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粗管段11与细管段12在连接处13平滑连接,管体1内应力小。粗管段11外端设有粗管口111,粗管口111外侧为粗管段外缘112;细管段12外端设有细管口121,细管段12外侧为细管段外缘122;便于插入立杆2中。粗管段11上开设有螺栓孔A14,细管段12上开设有螺栓孔B15,螺栓孔A14和螺栓孔B15的圆心位于同一剖切线上。通过螺栓将管体1与立杆2固定连接,连接牢固。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管体1的长度为300±0.70mm,管体1的壁厚为3±0.4mm;粗管段11的直径为52.5±0.2mm,细管段12的直径为50.5±0.2mm,粗管口111的直径为39.8mm,细管口121的直径为38mm;粗管段外缘112和细管段外缘122的长度均为10mm;螺栓孔A14距粗管口111的距离为100mm,螺栓孔A14和螺栓孔B15之间的距离为100±0.5mm;连接处13的长度为6mm。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在使用时,将管体1的粗管段11插入一根立杆2中,然后在细管段12上套接另一根立杆2,并用螺栓将管体1与两根立杆2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广栋,未经彭广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68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模板结构
- 下一篇:外挑梁与建筑物的固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