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肠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6219.2 | 申请日: | 2015-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1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良;潘圣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士商(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3/02 | 分类号: | A61M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机械,尤其是一种灌肠器。
背景技术
如图1,2所示,现有的手动灌肠器,包括手柄1、小锥齿轮2、大锥齿轮3、丝杆4、筒体5、活塞6、出肉口7、支架12。手柄1通过小锥齿轮2带动大锥齿轮3驱动丝杆4及活塞6上、下运动,其中,小锥齿轮2与大锥齿轮3啮合连接以及大锥齿轮3与丝杆4之间的传动连接都是开式传动,开式传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使用者手容易被锥齿轮夹到;(2)润滑油会滴到活塞上,锥齿轮磨损后的粉末也会掉到活塞上,造成食品安全问题;(3)传动精度和效率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闭式传动的灌肠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提供一种灌肠器,该灌肠器采用闭式传动,能解决现有的手动灌肠器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灌肠器,包括小锥齿轮、大锥齿轮、丝杆,所述小锥齿轮与大锥齿轮啮合连接和所述大锥齿轮与丝杆传动连接组成灌肠传动机构,所述灌肠传动机构置于铝合金外壳中,其中,丝杆与铝合金外壳配合滑动连接,小锥齿轮和大锥齿轮与铝合金外壳配合转动连接。
所述丝杆下端连接置于筒体内的活塞,所述小锥齿轮连接手柄。
所述铝合金外壳由上外壳、下外壳组成,上外壳与下外壳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成一体。
所述铝合金外壳通过立柱与底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将传动锥齿轮放置在铝合金外壳内部,灌肠器产品外观变得漂亮,整体性更强,对用户操作有所保护,防止手被锥齿轮夹到。
2、另外锥齿轮上会涂润滑油,老款的产品锥齿轮暴露在外,润滑油会滴到活塞上,锥齿轮磨损后的粉末也会掉到活塞上,对食品安全造成问题,增加了铝合金外壳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3、老款产品是用金属焊接的支架,容易变形,改进产品是使用螺钉锁紧铝合金外壳和支撑的金属立柱的,减少焊接成本,外观也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手动灌肠器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灌肠器的结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左剖视图;
图5是灌肠传动机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一种灌肠器,包括手柄1、小锥齿轮2、大锥齿轮3、丝杆4,筒体5、活塞6、出肉口7、上外壳8、下外壳9、立柱10、底座11。
小锥齿轮2与大锥齿轮3啮合连接和大锥齿轮3与丝杆4传动连接组成灌肠传动机构。灌肠传动机构置于铝合金外壳中,其中,丝杆4与铝合金外壳配合滑动连接,小锥齿轮2和大锥齿轮3与铝合金外壳配合转动连接。
丝杆4下端连接置于筒体5内的活塞6,小锥齿轮2连接手柄1。铝合金外壳由上外壳8、下外壳9组成,上外壳8与下外壳9之间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成一体。铝合金外壳通过立柱10与底座11固定连接。筒体5放置在底座11,其侧面设有出肉口7。
使用时,手柄1摇动带动小锥齿轮2旋转,带动大锥齿轮3转动,从而带动丝杆4上下往复运动,活塞6是装配在丝杆4上的,活塞6可以把肉末从筒体5中压出出肉口,出肉口7套上肠衣可以实现灌肠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士商(上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士商(上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62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输液导轨
- 下一篇:非均匀交变离子场空气净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