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34213.1 | 申请日: | 2015-11-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437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汝忠;葛飞;赵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通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3/82 | 分类号: | B29C53/82;B29C53/84 |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方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7 | 代理人: | 马广旭 | 
| 地址: | 2153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冷却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装置,具体是一种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由于具有耐腐蚀、质量轻、安装简便、流通量大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同时属于环保型绿色产品,已开始逐渐替代高能耗材质如水泥、铸铁、陶瓷等制作的管材。但是目前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的缠绕结构设计繁杂,操作不便,需精细调节部分繁多。
现有的波纹管都是在具有支承环周面的旋转支承单元上进行生产制造,为了便于成型后的管材与该旋转支承单元脱离,中国专利文献CN201677508公开了一种金属增强波纹管的制造装置,在旋转支承单元的旋转轴线与水平线间设置有朝向管材出管方向的下倾夹角,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成型后的管材与该旋转支承单元便于脱离的技术问题。
但是,上述制造装置结构较为复杂,零部件较多,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的制造成本;另一方面,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又需要精细调节其角度,一线生产工人的业务能力参差不齐,难以确保该旋转支承单元的旋转轴线与水平线间的下倾夹角调整后符合生产要求,易出现不必要的误差,导致产品良品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操作的,使得成型后的管材与旋转支承单元易于脱离的高效冷却水辊装置。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带锥度冷却水辊筒,所述带有锥度冷却水辊与管材内壁接触处的锥度相对于水平线呈向下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其中带锥度冷却水辊筒的使用,使得设备本身就有旋转角度,提高其生产的精准度和产品的一致性,省去了生产过程中调整角度等繁杂的工作,将会大大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因人为调整造成的产品误差的问题,也将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减少机台人员配备的数量,进而降低了企业生产的成本投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水辊装置中包括一个带锥度冷却水辊筒:第一冷却水辊和冷却水辊;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辊和冷却水棍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带锥度冷却水辊筒包括:第一冷却水辊、冷却水辊和主动辊;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辊和冷却水辊为带锥度冷却水辊筒,所述主动辊为圆柱形冷却水辊筒;所述主动辊设于第一冷却水辊和冷却水辊之间,所述的第一冷却水辊和冷却水辊对称设置,反向安装,所述第一冷却水辊的粗端与冷却水辊的细端相邻,所述第一冷却水辊的细端与冷却水辊的粗端相邻。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带锥度冷却水辊筒一端固定于支承架中,其另一端设有传动杆,所述的传动杆穿于另一块支承架中,所述的支承架采用整体式支承架,所述的带锥度冷却水辊筒由辊体和传动轴构成,所述的传动轴设于辊体的内部,且,所述带锥度冷却水辊筒外壁与管材内壁接触处的锥度相对于水平线呈向下倾斜设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主动辊的两端设有连接杆,所述的主动辊与所述带锥度冷却水辊筒相互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固定连接件,所述的固定连接件上设有螺纹孔和定位销,所述的主动辊通过定位销与连接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固定连接件至少有2个,所述的主动辊两端的连接杆分别通过固定连接件将主动辊与支承架和连接杆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带锥度冷却水辊筒中辊体的锥度为0.05°~1°,其中锥度的设计使得其在生产的过程中自成旋转角度,减少了生产过程中调整角度等繁杂的工作,让其在提高生产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其通过带锥度冷却水辊筒代替原有的普通的水辊,使得设备本身就有旋转角度,让冷却水辊装置在加工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保证产品的提高其生产的精准度和产品的一致性,省去了生产过程中调整角度等繁杂的工作,将会大大的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很好的解决了因人为调整造成的产品误差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效的冷却水辊装置,其通过整体式支承架代替现有的组合式支承架,在设计时即计算好各部件的位置,是设备浑然一体,简化了整个设备的结构,减少了零部件的使用,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安装难度,提高其组装的效率,降低设备组装的误差,从而提高了设备生产的精确度,有效的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通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通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4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