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流漏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2465.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24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6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 代理人: | 方艳辉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 漏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流漏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粮食等物品入仓前,一般需要进行除杂、水分检测、烘干等操作。在进行这些操作时,需要通过传送设备将粮食传送到被检测地点。目前常用的传送设备包括抬升设备、漏斗和传送带,抬升设备将粮食通过漏斗输送到传送带上,传送带再将粮食传送到检测地点。一般而言,抬升设备需要与传送带一一对应设置,也就是说,一个抬升设备只能向一个传送带输送粮食,而由于受到粮食检测效率低等原因的限制,致使传送带的传送速度较低,这势必会造成待检测粮食的大量积压。为了提高对粮食的输送能力,目前常用的方法是增加抬升设备和传送带的数量,而抬升设备一般价格比较昂贵,这势必会增加成本,而且,由于每套抬升设备均需要配备工作人员将粮食送入粮食输入口,这又势必会增加人工成本,造成人力物力的双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流漏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增设抬升设备来提高粮食输送能力造成的增加成本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流漏斗装置,该装置包括:漏斗本体和溜板;其中,所述漏斗本体的侧壁开设有分流口;所述溜板对应于所述分流口设置,且倾斜连接于所述漏斗本体的外壁。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还包括:围挡机构和刮板;其中,所述围挡机构连接于所述漏斗本体的下部边缘,并且,所述围挡机构开设有豁口;所述刮板用于遮设所述豁口,且与所述围挡机构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中,所述刮板与所述围挡机构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所述豁口两侧的围挡机构开设有插槽;所述刮板与所述插槽相插接。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所述刮板包括:刮板本体和尺梳;其中,所述刮板本体与所述围挡机构可拆卸连接;所述尺梳与所述刮板的下部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还包括拨粮机构;其中,所述拨粮机构与所述溜板相连接且靠近所述分流口设置。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中,所述拨粮机构包括:转轴、驱动装置和拨粮部;其中,所述转轴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溜板;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转轴的端部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拨粮部与所述转轴的侧壁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中,所述拨粮部为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布置的多个扇叶形结构。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中,所述溜板由溜板本体和连接于所述溜板本体两侧的两个侧板围设而成。
进一步地,上述分流漏斗装置还包括:插板;其中,所述插板遮设于所述分流口,且与所述分流口两侧的漏斗本体可拆卸连接。
由于本实用新型中分流漏斗装置的分流作用,通过一台抬升设备可以同时向两个传送带传送粮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台抬升设备向两个传送带同时传送粮食的目的,也就是说,在不增加抬升设备的前提下,提高了粮食的传送效率,该种传送方式大大地减小了传送成本。此外,由于抬升设备的减少,也减少了配备的工作人员的数量,节约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流漏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分流漏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漏斗本体1和溜板2。其中,漏斗本体1为锥状的环形体,漏斗本体1的侧壁开设有分流口11,分流口11沿漏斗本体1的横向(图1所示的左右方向)开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24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从多组分纤维生产的非织造织物
- 下一篇:一种传送带防漏围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