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山矿浆给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1043.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1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季常青;黄怀国;江城;王国标;赖伟强;蒋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90/62 | 分类号: | B65D90/62;B65D90/66;B65D90/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雁翔;姜谧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山 矿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矿山矿浆给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化工行业中常用的原料矿浆给料装置为稳压箱,常用的稳压箱装置主要应用于单 一物相或相互混溶的液体药剂,对于固、液两相体系的物料存在料液分层、物料分配不均、 沉槽等问题,直接影响后续工段生产的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矿山矿浆给料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矿山矿浆给料装置,包括:
一稳压箱,其上设有至少一出料口,其内设有一第一曝气机构、连通上述至少一出 料口的至少一自动排料机构和一可开闭的底流收集槽,该至少一自动排料机构使得矿浆在 稳压箱内的液位在达到预设高度后从稳压箱的至少一出料口排出;
一进料管路,连通稳压箱,其内设有第二曝气机构;
一底流循环管路,一端连通底流收集槽,另一端连通稳压箱,且其上设有一输送泵, 用以将底流收集槽所收集的沉槽矿浆输送回稳压箱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曝气机构为微孔管道曝气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自动排料机构包括一浮球、一支撑杆和 一连通所述出料口的排料阀门,其中浮球通过支撑杆连接排料阀门,以通过稳压箱内液体 施予浮球的浮力及液位的高低变化开闭排料阀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自动排料机构的数目为二,且分别设于稳压 箱内底部的两侧。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出料口的数目为二,并分别设于稳压箱内的底部的两侧,且分 别连通所述二自动排料机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底流收集槽设于稳压箱内底部的中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矿山矿浆给料装置适用于固、液两相,具有结构简便、稳压效果好、 压力流量控制范围广,针对固、液两相分配不均的问题,有效的解决了在湿法冶炼过程中 原矿、精矿及尾矿再利用过程料浆的调配预处理问题,具有很强的实际应用和推广价值。
2、本实用新型在进料管路和稳压箱底部在线曝气搅拌预处理的方式,减少了矿浆中 固、液两相的分层和对管道的堵塞,流量稳定,稳压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的自动排料机构包括一浮球、一支撑杆和一连通所述出料口的排料阀 门,其中浮球通过支撑杆连接排料阀门,以通过稳压箱内液体施予浮球的浮力及液位的高 低变化开闭排料阀门,结构简单可靠、承压能力强。
4、本实用新型的稳压箱底部设有底流循环管路,杜绝了箱底沉槽,确保了物料平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和描 述。
如图1所示,一种矿山矿浆给料装置,包括一稳压箱1、一进料管路2和一底流循 环管路3。
稳压箱1,其上设有二出料口10,其内设有一第一曝气机构11、连通上述二出料口 10的二自动排料机构12和一设于稳压箱1内底部的中间的可开闭的底流收集槽13,其中 二出料口10和二自动排料机构12均分别设于稳压箱1内底部的两侧,该二自动排料机构 12使得矿浆在稳压箱1内的液位在达到预设高度后从稳压箱1的二出料口10排出。优选 的,所述自动排料机构12包括一浮球120、一支撑杆121和一连通所述出料口10的排料 阀门122,其中浮球120通过支撑杆121连接排料阀门122,以通过稳压箱1内液体施予 浮球120的浮力及液位的高低变化开闭排料阀门122;
进料管路2,连通稳压箱1,其内设有第二曝气机构21(优选为微孔管道曝气机构);
底流循环管路3的一端连通底流收集槽13,另一端连通稳压箱1,且其上设有一输 送泵30,用以将底流收集槽13所收集的沉槽矿浆输送回稳压箱1内。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紫金矿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1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