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油石墨废水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30926.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油 石墨 废水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含油石墨废水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水污染是我国当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而含油废水的治理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 的难题。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含油废水一直很难完全实现达标排放。油污首先是污染 水体,恶化水质,严重影响水资源的使用价值,使水体动植物发生畸形甚至灭绝;其次是 污染大气,部分的油类和它的分解物在自然因素作用下进入大气,污染和毒化水体上空和 周围的大气环境。这些污染通过食物链、生物圈最终危害人类自身的生存空间。因此,含 油废水的治理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无缝厂热轧无缝钢管生产工艺中,需要加入高温水基芯棒润滑剂为无缝管穿管生产 润滑,其主要成分石墨乳在轧机冷却中与喷淋水混在一起进入循环水系统,造成循环水悬 浮物含量超标;在轧制冷却过程中冷却水还会带下了一定量的润滑油、液压油,在高温水 基芯棒润滑剂中三聚磷酸钠、木质素磺酸钠、分散剂、防沉剂等作用下乳化,形成比较稳 定的含油石墨废水,使用普通的平流沉淀池很难除去;同时,轧制过程中冲洗下来氧化铁 皮、灰尘等物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会在水中形成油泥,如不对含石墨、油的循环水进 行有效处理,油泥等会堵塞冷却喷淋头,在水管壁形成泥垢,严重降低冷却效果,影响冷 却系统的正常使用,从而影响正常生产。所以,对含油石墨轧钢废水处理,分离石墨、油 脂及金属氧化物是其处理工艺的关键。
由于含油废水对环境危害大,多年来人们开发了许多治理方法,但由于油污的种类多, 污染来源的性质复杂,排放量大,处理要求高,给含油废水的治理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是利用物理作用处理油类,如 沉淀法、气浮法、过滤法、膜法等;化学法通过破乳的作用处理废水中的乳化油,如混凝 沉淀法、酸化法等;生物法是利用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胶粒状油滴和溶解油去除,如 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生物处理等。
在现有的报道中,没有关于含油石墨废水处理系统或者装置的文献,而处理相似废水 的系统一般采用化学沉淀以及吸附过滤等系统。化学沉淀系统优点是操作简单,对高浓度 含油废水处理效果好,但存在加药量大、不能达标排放等问题;而物理吸附系统效果好, 但吸附剂成本高。
如专利CN202729850U公开的“一种用煤渣吸附含油废水装置”,该装置把煤渣铺成 煤渣层,使含油废水从煤渣吸附池中由下而上流入煤渣层,使含油废水的油污染物被煤渣 有效吸附,该装置结构简单,但吸附效果不理想,需要后续深度处理。
如专利CN1915845A“一种树脂吸附高效除油方法”公开了一种树脂吸附高效除油方 法,利用树脂将含油原水中的油含量降至1mg/L以下,该装置简单有效,但不能处理悬 浮物含量大的废水,并且使用树脂吸附、脱附成本较高。
如专利CN101559292A公开了“过滤法除油工艺”。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过滤法除油工艺, 废水讲过串联的两级装有表面积型滤料的过滤器,可以处理含油量大于100mg/L的废水。 但该装置对悬浮物含量要求高,同时吸附填料的更换频繁,处理水量较大时成本高。
如专利CN202576032U公开了“含油废水吸附处理及循环再生系统”。该专利发明了 一种含油废水吸附处理及循环再生系统。废水经过装有吸附树脂的吸附过滤塔进行吸油处 理,吸附树脂饱和后,利用再生液进行吸附树脂的再生,利用碱性的再生液加热至70摄 氏度左右,使再生液与油脂反应,之后冷却至40摄氏度左右,经过活性污泥的曝气处理, 有效除去再生液中的油脂成分。该方法中吸附填料再生困难且过程复杂,处理成本高,反 应过程中条件不易控制。
如专利CN102060350A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水深度处理工艺方法”。该专利由吸附和 再生两个系统构成:吸附系统由一系列实现并联运行的多柱串联的吸附塔组构成,交替对 传统工艺的低浓度30~50mg/L含油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吸附剂为改性粉煤灰、活性炭、膨 胀石墨等吸附材料;当该组吸附塔吸附饱和后,将该组吸附塔切换至生物再生系统进行原 位再生。该方法吸附效果稳定,处理效果好,但再生过程的微生物活性不稳定,吸附时间 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鞍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309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