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881.1 | 申请日: | 2015-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43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吴阳;陈芳清;张淼;刘梦;马嫣然;向琳;耿梦娅;吴天一;官守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峡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93/00 | 分类号: | A01D93/0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2***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外 种子 收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实验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种子收集采集过程,都是在用口径在20x20cm的实验装置来进行,一般比较常见的,如用大漏斗形状的底部放有托盘,这样的装置必须在野外要挖坑将其放入,操作起来费时费力,且携带起来很不方便,成本也比较高,而且必须在野外试验前提前将装置所需元件准备齐全,按照实验要求事先要进行预组装。同时在野外实验时,很难将其固定成水平,但不影响实验效果。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专家学者有时也会直接采用相同口径的盒子来收集种子,这样布置的实验收集来的种子很容易从盒子中流失,有的甚至会被鸟类啄食从而影响实验;另一方面,将这样的盒子很难悬于地表,只能放在地表上,但这样做在雨季就会将盒子冲走,也不能有效的抵消雨水对盒子内种子的冲刷、浸泡,一般种子传播实验在收集实验过程中种子是不能萌发的,一旦经过雨水一段时间的浸泡,部分种子就是开始萌发,雨季一过这部分萌发了的种子就会因为缺水而死亡,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能够进行野外种子收集,不仅方便携带和搭设,同时也能够避免许多不确定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对实验结构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包括防护板、尼龙网和支架,支架上搭设有防护板,防护板内设有尼龙网框架,尼龙网框架上设有尼龙网。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板为三棱锥形,防护板其中一个侧面朝上设置,尼龙网框架大小与防护板相比较小,形状与防护板的形状相似。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尼龙网框架的顶面四个侧边上均设有固定挂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板顶面侧边上设有向外的延伸段。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为PVC管支架,支腿上设有第二接头,每条支腿顶端设有第一接头。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接头为三通接头,三个接头两两垂直,第二接头为两通接头。
本新型所提供的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PVC管作为支架,方便整个支架的拆除安装,能够更加方便整个装置的搬运;采用支腿可调节的结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尼龙网的高度;利用防护板能够对防护板内的尼龙网进行保护,避免尼龙网破损或起风吹走尼龙网内的种子;而尼龙网框架及防护板采用类似于漏斗状的倾斜向下的结构,能够将收集的种子集中起来,避免种子被动物破坏。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大部分不确定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稳定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尼龙网框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防护板1,尼龙网框架2,尼龙网3,固定挂钩4,延伸段5,支架6,第一接头7,第二接头8。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野外种子收集装置,包括防护板1、尼龙网3和支架6,其特征是:支架6上搭设有防护板1,防护板1内设有尼龙网框架2,尼龙网框架2上设有尼龙网3。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板1为三棱锥形,防护板1其中一个侧面朝上设置,尼龙网框架2大小与防护板1相比较小,形状与防护板1的形状相似。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尼龙网框架2的顶面四个侧边上均设有固定挂钩4。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防护板1顶面侧边上设有向外的延伸段5。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支架6为PVC管支架,支腿上设有第二接头8,每条支腿顶端设有第一接头7。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接头7为三通接头,三个接头两两垂直,第二接头8为两通接头。
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利用PVC管作为支架,方便整个支架的拆除安装,能够更加方便整个装置的搬运;采用支腿可调节的结构,可根据具体情况调节尼龙网的高度;利用防护板能够对防护板内的尼龙网进行保护,避免尼龙网破损或起风吹走尼龙网内的种子;而尼龙网框架及防护板采用类似于漏斗状的倾斜向下的结构,能够将收集的种子集中起来,避免种子被动物破坏。通过采用上述结构,能够避免大部分不确定自然因素所造成的实验结果不准确的情况,有效确保实验数据稳定性,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峡大学,未经三峡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88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