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燃气管道用的放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7178.0 | 申请日: | 2015-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11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忠林;林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33 | 分类号: | F16L55/033;F16L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 管道 放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放散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维修燃气管道时将管道内的燃气排放出来的放散装置。
背景技术
燃气传输中,在对一段管道进行维护前,需要对管道进行放散处理,因为即使管道两侧的阀门关闭后,管道中还有燃气,直接维护,这些燃气会泄露,污染环境,所以一般先做放散处理,然后再维护,放散管连接到该段管道,导出燃气进行燃烧处理,因为该管道内燃气的压力较大,所以会自动流动到放散管处,但是燃烧到最后,管道内总会残留一定的燃气,无法燃烧到,虽然不会有很大影响,但是泄露后,被维护人员呼吸吸入后,对维护人员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此外,目前对燃气管道进行放散处理时,由于管道内的压力较大,在排气过程中会产生噪音,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现有的排放装置也未采取消音措施,且现有装置一般采用管材,易与气体中的杂质碰撞产生火花,具有不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燃气管道用的放散装置,有效降低放散时气体产生的噪音,减小对周围居民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燃气管道用的放散装置,包括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一端装设有连接头,该连接头装接有手动阀门,该手动阀门与消音机构连接,该消音机构包括内消音管和外消音管,内消音管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手动阀门连接,外消音管套装在内消音管上且将该内消音管包裹在内,内消音管的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外消音管的侧壁上设有径向气孔,外消音管的外壁上设有挡板,该挡板延伸至外消音管的端面,并且该挡板与外消音管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导风通道。
所述外消音管的端面上还设有轴向通孔。
所述内消音管和外消音管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材料。
所述内消音管上的径向通孔与外消音管上的径向气孔交错设置。
所述连接支管上还设有气泵。
所述外消音管和内消音管均为塑料管。
所述连接头与手动阀门为螺纹连接,内消音管与手动阀门为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利用消音机构,有效降低在对燃气管道进行放散处理时产生的噪音,减小因为维修燃气管道而产生过大的噪音,避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而且,通过气泵进行加气和吸气,能够较为彻底的对气体进放散。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燃气管道用的放散装置,包括连接支管1,所述连接支管1一端装设有连接头2,该连接头2装接有手动阀门3,该手动阀门3与消音机构连接,该消音机构包括内消音管4和外消音管5,内消音管4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手动阀门3连接,外消音管5套装在内消音管3上且将该内消音管3包裹在内,内消音管3的侧壁上设有径向通孔41,外消音管5的侧壁上设有径向气孔51,外消音管5的外壁上设有挡板6,该挡板6延伸至外消音管5的端面,并且该挡板6与外消音管5之间具有间隙形成导风通道7。外消音管5的端面上还设有轴向通孔52。该挡板6一般设置成与外消音管5平行。外消音管和内消音管均为塑料管。连接头与手动阀门为螺纹连接,内消音管与手动阀门为螺纹连接,连接更加方便,对于组装和拆卸都较为方便。
为了进一步增加消音效果,在内消音管和外消音管之间的空腔内填充有海绵材料。内消音管上的径向通孔与外消音管上的径向气孔交错设置,使得气体在从内消音管排出的时候经过一定的缓冲才从外消音管的径向气孔排出。
此外,连接支管1上还设有气泵8。通过该气泵,可进行加气或者吸气。一般一次放散都难以将燃气管道内的气体排放干净,此时可通过气泵进行吸气处理。或者通过气泵往燃气管道内加入空气,与原来燃气管道内的燃气进行混合增加其压力,从而再次排出,如此几次处理后,就能够比较干净的将燃气管道内的气体排放干净。
燃气管道内的气体经过手动阀门后,先进入到内消音管中,经内消音管的径向通孔排放到外消音管内,一部分气体经外消音管的径向气孔排到导风通道中,沿着导风通道向外排放,一部分气体直接经外消音管的轴向通孔向外排出。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新奥燃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71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道的外保温材料
- 下一篇:一种并联式给水塑料分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