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便携式转接线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5251.0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4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东;徐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红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72 | 分类号: | H01R13/72;H01R31/0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英诺创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8 | 代理人: | 郑云 |
地址: | 21316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便携式 转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数码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便携式转接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数码产品也越来越丰富。由于数码产品生产厂家及同一厂家的不同品牌之间的接口不同,使得不产品之间通常要使用转接线,才可实现交换数据或充电。
目前,市场上转接线品种繁多,其基本结构是在一连接导线两端分别接有不同规格的连接头,这种连接导线是具有挠性的连接导线,连接导线都比较细长,使用时经常打结,非常麻烦,也不方便携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采取了很多办法,其中最常用的办法是在两个接头之间设置一个卷线器,通常情况下,该卷线器将连接导线通过涡形卷簧绕卷于卷线器内,由卷线器收纳连接导线,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而调整连接导线长度。这种类型的转接线,虽然,可以方便地调节连接导线的长度,便于人们使用和收藏,但是,这种转接线的卷线器结构比较复杂,不仅造成制造成本高的问题,同时还很容易出现故障,而导致转接线的卷线器失灵,而达不到收纳连接导线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连接导线是具有挠性的连接导线,连接导线都比较细长,使用时经常打结,非常麻烦,也不方便携带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转接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便携式转接线,包括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的一端连接有第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导线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连接头,还包括绕线盘,所述连接导线绕设在所述绕线盘上;
所述绕线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可拆卸安装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侧转动安装有转轮,所述固定柱上设有用于限制转轮轴向的压板,所述转轮的内圆周面上圆周均布有若干开口,所述底座上转动安装有上盖,所述上盖上设有用于限制转轮转动的止转装置。
为了实现底座与固定柱的可拆卸连接,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螺纹柱,所述固定柱的下表面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螺纹柱螺纹连接。
为了实现转轮的转动,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固定柱的上方,所述压板的半径大于所述固定柱的半径,所述转轮的内表面设有环形凸起,所述环形凸起的内表面与所述固定柱的外表面贴合,所述转轮的内表面与所述压板的外表面贴合,所述固定柱的高度大于所述环形凸起的高度。
为了实现上盖的转动与固定,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螺钉,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压板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上设有螺纹孔,所述凸起的上表面与所述上盖的下表面贴合,所述螺钉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后螺纹安装在所述凸起上的螺纹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表面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滑动安装用于限制转轮回转的止转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止转装置包括止转销和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第二通孔内,所述止转销设置在所述弹簧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止转销固定连接,所述止转销的端部插设在所述开口内。
为了更稳固的限制转轮的转动,所述止转装置为两个,所述止转装置圆周均布在所述上盖上。
为了方便同时操作两个所述止转销,两个所述止转装置中的止转销的上表面通过连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上盖上设有两个供连接导线穿设的第二开口。
装配时,先将转轮套设在底座上的螺纹柱外侧,再将固定柱螺纹安装在螺纹柱上,此时,环形凸起的内表面与固定柱的外表面贴合,转轮的内表面与压板的外表面贴合,由于固定柱的高度大于环形凸起的高度,转轮可以实现转动。将连接导线对折,对折处固定在转轮的外圆周面上,将折叠后的两层连接导线均朝同一方向缠绕在转轮上,待连接导线大部分缠绕在转轮上后,分别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卡设在上盖中的第二开口内,将螺钉穿过上盖中的第一通孔后螺纹安装在凸起上,使螺钉中的台肩的下表面与上盖的上表面间隙配合,此时,上盖可以转动,旋转上盖,上盖在旋转的同时,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均卡设在第二开口外部,直至连接导线全部绕设在转轮上,将螺钉拧紧,使上盖停止转动,止转销插入开口内,止转销限制了转轮的转动。
使用时,使用者只需将连杆提起,使止转销远离开口上表面,将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抽出一定长度后,将连杆松开,止转销插入开口内,此时第一连接头或第二连接头抽出的长度被固定,不会出现回线的现象。
使用完成后,使用者需将螺钉拧松后将连杆提起,使止转销远离开口上表面,旋动上盖,使连接导线全部绕设在转轮上后将连杆松开,止转销插入开口内,转轮被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红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红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52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