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杆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20598.6 | 申请日: | 2015-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18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涛;李国杰;罗伟强;常俊平;耿金莎;段玉立;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6 | 分类号: | F16K1/36;F16K1/42;F16K39/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元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15 | 代理人: | 刘闻铎 |
地址: | 050222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杆蝶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技术领域,涉及到三杆蝶阀。
背景技术
三杆蝶阀已经成为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阀门之一,一般的,三杆蝶阀包括阀体、阀座、阀杆、阀板,阀座固定于该阀体内腔中,阀板位于阀座的内腔中,阀板旋转后其边缘和阀座密封或打开,而阀杆用于带动阀板进行旋转,阀杆的上部穿过该阀体的上部之后连接至手柄或者执行器等旋转装置。然而,三杆蝶阀所处的工作介质压力较大,且三杆蝶阀的尺寸规格日趋变大,从而开启三杆蝶阀极为费力。因此,人们极其期待出现一种密封性能较优,且开启较为省力的三杆蝶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了密封性能好、开启时较为省力的三杆蝶阀。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三杆蝶阀,包括阀体、阀杆、阀板、阀座,阀座设置在阀体内,阀座的中部开设有排压孔,阀杆的上端与旋转机构连接,阀杆的下端与阀板固定连接,阀板位于阀体内阀座上的排压孔上方,阀板借助旋转机构和阀杆的配合与排压孔密封或分离,关键是:所述的阀板包括上阀板和下阀板,下阀板的形状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下阀板的中部开设有泄压孔,泄压孔的上方设置有密封阀座,密封阀座的下端面与下阀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密封阀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排压孔,上阀板位于密封阀座内且上阀板与密封阀座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阀杆的下端穿通密封阀座与上阀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阀板借助阀杆在密封阀座内上升或下降。
所述的密封阀座包括筒体和盖体,筒体的下端面与下阀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筒体的上端面与盖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形成密封结构,盖体上开设有排压孔。
所述的密封阀座内设置有碟簧,碟簧套装在阀杆上,碟簧的下端与上阀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碟簧的上端与密封阀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所述的密封阀座的顶部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孔内设置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与上阀板固定连接。
所述的旋转机构包括驱动机构、传动杆和设置在阀体内的三杆机构,三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传动杆的一端与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穿通阀体与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阀体内壁铰接,第二连杆的一端与阀杆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传动杆固定连接,第三连杆的一端与阀杆铰接,第三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杆铰接,第三连杆位于第二连杆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阀板分为两部分,且设置泄压孔,使阀板在整体旋转之前先行泄压且开启时分步开启,从而使三杆蝶阀的开启压力较小,密封性能好,开启时较为省力,从而可以降低动力装置的型号,节约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代表阀体,2代表阀杆,3代表阀座,4代表上阀板,5代表下阀板,6代表密封阀座,7代表碟簧,8代表导向柱,9代表传动杆,10代表第一连杆,11代表第二连杆,12代表第三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三杆蝶阀,包括阀体1、阀杆2、阀板、阀座3,阀座3设置在阀体1内,阀座3的中部开设有排压孔,阀杆2的上端与旋转机构连接,阀杆2的下端与阀板固定连接,阀板位于阀体1内阀座3上的排压孔上方,阀板借助旋转机构和阀杆2的配合与排压孔密封或分离,阀板包括上阀板4和下阀板5,下阀板5的形状为向下凹陷的弧面结构,下阀板5的中部开设有泄压孔,泄压孔的上方设置有密封阀座6,密封阀座6的下端面与下阀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密封阀座6的上端面开设有排压孔,上阀板4位于密封阀座6内且上阀板4与密封阀座6的内壁之间留有间隙,阀杆2的下端穿通密封阀座6与上阀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上阀板4借助阀杆2在密封阀座6内上升或下降。将阀板分为两部分,且设置泄压孔,使阀板在整体旋转之前先行泄压且开启时分步开启,从而使三杆蝶阀的开启压力较小,密封性能好,开启时较为省力,从而可以降低动力装置的型号,节约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快捷。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密封阀座6包括筒体和盖体,筒体的下端面与下阀板5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筒体的上端面与盖体的下端面固定连接形成密封结构,盖体上开设有排压孔,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快捷。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密封阀座6内设置有碟簧7,碟簧7套装在阀杆2上,碟簧7的下端与上阀板4的上端面固定连接,碟簧7的上端与密封阀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碟簧7可以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上阀板4和下阀板5直接接触而发生碰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阀门一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205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