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曲轴扭转减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831.3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60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孟杰;贾茹;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F16F15/124 | 分类号: | F16F15/124;F03G7/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曲轴 扭转 减振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减振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曲轴扭转减振器。
背景技术
为了消减曲轴的扭转振动,在发动机的曲轴前端装有减振装置,称为曲轴减振器,使曲轴扭转振动能量以减振器内阻尼元件的摩擦方式耗散,从而使振幅逐渐减小。如果能够对此能量加以回收利用,将是对发动机技术的重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曲轴扭转减振器,回收利用曲轴扭转振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曲轴扭转减振器,包括与曲轴固定连接的减振器壳体、橡胶层、压电陶瓷片和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所述橡胶层与减振器壳体固定连接,橡胶层设有凹槽,所述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嵌入所述凹槽,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在所述橡胶层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的接触面。
优选的,所述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相接触的橡胶层表面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压电陶瓷片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橡胶层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为环形,所述第二凹槽沿径向设置。
进一步的,包括镇流器和蓄电池,所述压电陶瓷片与镇流器电连接,所述镇流器与蓄电池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优点在于,在橡胶层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之间设置压电陶瓷片,通过压电陶瓷片与减振器的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的相对运动来产生电流,并加以存储利用,减小了曲轴扭转振动,实现了废弃能量的回收利用,且不影响发动机功率的输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带压电陶瓷片的硫化橡胶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曲轴扭转减振器包括与曲轴固定连接的减振器壳体1、橡胶层2、压电陶瓷片3和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橡胶层2采用截面为C型的环形结构,其与减振器壳体1固定连接,橡胶层2的C型结构设有凹槽,环形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嵌入凹槽。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相接触的橡胶层2表面设有若干径向的第二凹槽,压电陶瓷片3设置在第二凹槽内,压电陶瓷片3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相接触,压电陶瓷片3的输出端与镇流器5电连接,镇流器5与蓄电池6电连接。发动机曲轴旋转时,减振器壳体1与曲轴共同旋转,并带动橡胶层2同步旋转;同时由于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与橡胶层3相连接,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也有旋转的趋势。压电陶瓷片3嵌入在橡胶层2里,与橡胶层2同步旋转,但橡胶层2比扭转振动惯性质量块4小,二者发生相对运动趋势并产生切向摩擦力,压电陶瓷片3在此切向摩擦力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电流,并通过整流器5转变为直流电,向蓄电池6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8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传动装置和风力发电机
- 下一篇:一种正负刚度并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