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6114.0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8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清涛;刘川;赵燕霞;谷哲飞;汪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0 | 分类号: | A62B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褚敏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带。
背景技术
一般电力安全带使用方法很简单,使用前应先检查外观是否完好,有无绳索、编带断股或扭结。但往往在检查外观时会忽略脆裂现象,不会有明显断股时脆裂现象不是很明显。现有安全带必须经过拉力测试方能出厂使用,而电力安全带一般使用期为3至5年。作业前和使用时检查外观,断股、脆裂不易看清,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包括:内层带体部;外层带体部,设置于内层带体部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安全带还包括警示层,设置于内层带体部和外层带体部之间。
进一步地,警示层由黄色带体制成。
进一步地,外层带体部由蓝色带体制成。
进一步地,内层带体部由红色带体制成。
进一步地,内层带体部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警示层的外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外层带体部的外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进一步地,安全带还包括防滑部,突出地设置于外层带体部的外周面上。
进一步地,安全带的横截面为矩形,防滑部为多个圆弧形凸起,多个圆弧形凸起分别设置于安全带的四个外周面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安全带包括内外两层即内层带体部和外层带体部,外层带体部设置于内层带体部的外周面上。在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清晰目测安全带的磨损程度,当磨损至看见内层带体部时该安全带建议报废不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便于外观检查,可以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内层带体部;
20、警示层;
30、外层带体部;
40、防滑部。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全带。该安全带包括内层带体部10和外层带体部30,其中,外层带体部30设置于内层带体部10的外周面上。
安全带包括内外两层即内层带体部10和外层带体部30,外层带体部30设置于内层带体部的外周面上。在使用过程中,作业人员可以清晰目测安全带的磨损程度,当磨损至看见内层带体部10时该安全带建议报废不再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安全带便于外观检查,可以保护人身安全,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位于便于进一步区别内层带体部10与外层带体部30,外层带体部30由蓝色带体制成。蓝色带体表示安全带可以使用。
优选地,安全带还包括警示层20,设置于内层带体部10和外层带体部30之间。增加安全带的层次,可以延长安全带的使用时间,也增加了安全带的使用安全性。当外层带体部30磨损至露出警示层20时,操作人员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外层带体部30已经磨损,剩余的安全使用时间已经缩短。增加了警示层20意味着在增加安全性的同时,还增强了使用可靠性。
警示层20由黄色带体制成。黄颜色醒目,容易引起操作人员的注意,当安全带的外层带体部30磨损后露出黄颜色的警示层20,建议报废不再使用。
优选地,内层带体部10由红色带体制成。使用时,当安全带露出红色带体即内层带体部时,建议不再使用、报废,可以减少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
内层带体部10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警示层2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外层带体部30的外周面的横截面为圆形或矩形。
为了避免安全带滑落,使得安全带可以更好的搭挂在操作人员身上,优选地,安全带还包括防滑部40,突出地设置于外层带体部30的外周面上。
优选地,防滑部40为多个圆弧形凸起,结构简单容易制造。当安全带的横截面为矩形时,多个圆弧形凸起分别设置于安全带的四个外周面上。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6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引擎舱灭火器
- 下一篇:一种空中救生着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