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2997.8 | 申请日: | 2015-11-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7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梅超;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71/06 | 分类号: | A63B71/06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10025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戴 运动 监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理参数采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平时需要人们从事体力劳动的事务越来越少,于是在生活中需要通过劳动达到锻炼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但由于现在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健康饮食,会摄入大量高能量物质;由于缺乏锻炼,人们不清楚平时的运动量消耗的多少能量,于是每天都按相同的比例摄入食品,致使体内营养过剩引起身体健康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价格便宜且能够实时对用户运动的情况进行采集,并将运动消耗的能力展示给用户的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其包括用户随身携带、用于实时采集用户运动信息的从机系统和通过无线与所述从机系统进行通信的主机系统;从机系统包括从处理芯片及分别与从处理芯片连接的机械震动传感器、六轴运动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供电模块;
主机系统包括主处理芯片及分别与主处理芯片连接的输入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复位电路和供电模块;与主处理芯片连接的供电模块和与从处理芯片连接的供电模块均由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组成;主机系统的稳压电路与主处理芯片连接,从机系统的稳压电路与从处理芯片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用户随身携带的从机系统的机械震动传感器在震动的情况下,通过其电路的通断实时将用户的运动步数传递给从处理芯片;六轴运动处理模块通过运动步数的采集频率确定用户的运动姿态,之后从处理芯片将用户的运动步数和运动姿态传递给主机系统进行存储和显示;用户通过查看主机系统存储的数据就可以确定其当天的运动情况,通过具体运动情况适当增减食品摄入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参考图1,图1示出了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运动监测装置包括用户随身携带、用于实时采集用户运动信息的从机系统和通过无线与所述从机系统进行通信的主机系统。
其中,从机系统包括从处理芯片及分别与从处理芯片连接的机械震动传感器、六轴运动处理模块、无线模块和供电模块。与主处理芯片连接的供电模块由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组成。
机械震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其原理是:当机械震动传感器震动时,其内部平衡将会被破坏,这样就会造成其电路不停地通断,这一信号将被转化为数字信号发送出来,继而获得相关信息。机械震动传感器原理简单,成本低,适用于震动幅度较大的场合。
主机系统包括主处理芯片及分别与主处理芯片连接的输入模块、无线模块、显示模块、复位电路和供电模块。与主处理芯片连接的供电模块由连接在一起的电源模块和稳压电路组成。
再次参考图1,主机系统的稳压电路与主处理芯片连接,从机系统的稳压电路与从处理芯片连接。
由于从机系统由固定模块组成,其控制参数在出厂时基本上已设定,不需要向输入一些控制参数,其开机后就能不停地进行数据采集,并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主机系统;于是在设计时,优选从机系统的无线模块为无线发送模块,主机系统的无线模块为无线接收模块。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显示模块为2.8寸的LCD液晶屏,由于该液晶屏具有形状多样,可以将主机系统的外形设置成多样化;该液晶屏还具有体积小、发热少、功耗低等优点。
由于主机系统和从机系统主要负责数据的传输或接收,不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处理,消耗电量较小,于是在设计时,主机系统的电源模块和从机系统的电源模块均选用电池。
由于本设计使用时,优选采用电池供电,随着电量的消耗,其电压输出可能不是很稳定,于是本方案将主机系统的稳压电路和从机系统的稳压电路均选用MIC5203稳压器,其可以将电压差控制在0.2V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未经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29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棘轮扳手
- 下一篇:脱硝催化剂高精度挤压模具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