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压器油水分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11175.8 | 申请日: | 2015-1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3012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6-08 |
发明(设计)人: | 林敏;李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7/22 | 分类号: | G01N27/22 |
代理公司: | 成都元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4 | 代理人: | 孙法胜 |
地址: | 610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油水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分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变压器油中微量水分检 测系统。
背景技术
变压器油中的气体杂质和微量水分会降低变压器油的绝缘性能,加速绝缘 系统老化,还可导致变压器局部放电击穿及产生气泡,这不仅仅缩短变压器的 正常使用寿命,严重时会导致安全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损失和危害,因此变 压器在投入运行以前都需要进行微水检测。目前研究的变压器油中水分检测方 法主要有蒸馏法、卡尔费休法、重量法及介电常数法,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蒸馏法原理简单,但检测时间长,受环境影响大,分析效率及准确度低,检测 误差大;卡尔费休法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准确度高,但检测时滴定池的清 洁度、滴定参数以及滴定中偶尔出现的假滴定终点现象以及空气的相对湿度都 会影响检测结果,而且检测中使用的化学试剂含有一定毒性,操作不当会影响 实验人员的健康,废弃的试剂还会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重量法原理较简单, 但油中常混有杂质气体,导致精度不高;介电常数法可应用于油中微水的在线 检测,准确度较高,可以直接获得水分含量,但是检测结果易受电容敏感性和 环境温度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不需要化学试剂,无 任何化学反应,对操作人员无毒害,对环境无污染,运行成本低的变压器油水 分检测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种变压器油水分检测系统,包 括自动定量取样部分、油水分离部分、水分含量检测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所 述自动定量取样部分采用定量管,所述油水分离部分采用油水分离柱,所述人 机交互部分包括显示单元和键盘;所述水分检测部分包括主控制模块和采样模 块,所述采样模块包括采样单元、控制单元、数据通信单元,所述采样单元包 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流 量传感器分别连接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通过数据通信单元连接主控制模块。
所述水分含量检测部分设置在恒温控制箱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恒 温控制箱内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连接加热管装置,用于对恒温控制箱进行温度 控制。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操作简单,检测速度快,不需要配制和保存 化学试剂,能自动实现定量取样、油水分离、水分汽化、水分检测、微水含量 计算;即保证了及时高效的检测又实现了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系统工作原理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水分检测部分硬件结构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采样模块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压器油水分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主要包 括自动定量取样部分、油水分离部分、水分含量检测部分和人机交互部分。所 述自动定量取样部分的核心部件是高精度定量管,配件有注油口、密封件、溢 油口、溢油排出管等;待测油样从注油口进入定量管,定量管中充满待测油样, 多余的油从溢油排出管路排出;定量管的容积是标准值,以保证每次取样量的 一致。
所述油水分离部分的核心部件是油水分离柱,包括中空的外套管、进口和 出口。外套管中设有连通的分离管和蒸发管,分离管与进口连接,蒸发管与出 口连接,分离管中设有油水分离颗粒。油水分离柱中以99.99%高纯氮气作为载 气,携带定量被测油样的载气进入分离管,经过油水分离颗粒的分离作用,将 油和水分离开来,油分粘附在油水分离颗粒上,携带水分的载气从蒸发管中排 出,进入水分检测部分。经过油水分离和蒸发后,标准油样中的水分随载气进 入检测腔,腔体中装设一只气体湿度传感器和一只气体流量传感器,实时高速 检测载气的湿度和流量。整个检测腔放置在恒温控制箱内,保证油水分离、水 分汽化、水分检测不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如图2所示,所述水分含量检测部分主要包括采样模块和主控制模块;所 述采样模块连接有气体湿度传感器、气体流量传感器、加热管装置等,主要完 成温度、气体流量、气体湿度的采样,恒温槽中加热管的控制以及和主控制模 块数据交换等功能。主控制模块主要完成采样数据的处理、对外通信、LCD显示、 键盘扫描等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未经四川航达机电技术开发服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1117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终端钓鱼WiFi的检测与抵御方法
- 下一篇:气体传感器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