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3973.6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赵江;王斌;唐东林;张文文;郭长柱;吴凡;舒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克拉玛依市金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21/08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汤建武 |
地址: | 834008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 偏心 微调 装置 液压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防腐保温管的生产过程中,最外层的塑料保护层中心常常与钢管母体中心发生偏移,导致保温管横截面上的泡沫厚度不均匀,影响保温管的防腐保温效果,因此要对保温管进行偏心调节。目前,国内的偏心微调节方式多机械传动的控制方式,其有明显缺点:偏心微调节装置运动不均匀、平稳,导致偏心调节精度低,不能精确定位,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偏心调节效率低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偏心微调节装置采用机械传动存在的运动不均匀、平稳,导致偏心调节精度低,不能精确定位,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高,偏心调节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包括油箱、液压泵、截止阀、第一电液伺服阀、竖直油缸、第二电液伺服阀、水平油缸和控制器,液压泵的进液口与油箱连通,液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第一管线与截止阀的第一接口连通;截止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二管线与第一电液伺服阀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一电液伺服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三管线回油箱,第一电液伺服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四管线与竖直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一电液伺服阀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五管线与竖直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截止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六管线与第二电液伺服阀的第一接口连通,第二电液伺服阀的第二接口通过第七管线回油箱,第二电液伺服阀的第三接口通过第八管线与水平油缸的无杆腔连通,第二电液伺服阀的第四接口通过第九管线与水平油缸的有杆腔连通;竖直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水平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一线缆与控制器的第一信号输入端电连接;第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第二线缆与控制器的第二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器的第一指令输出端通过第三线缆与第一电液伺服阀的控制端电连接;控制器的第二指令输出端通过第四线缆与第二电液伺服阀的控制端电连接。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固定安装在第一管线上。
上述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溢流阀,溢流阀的进液口通过第十管线与单向阀上方的第一管线连通,溢流阀的出液口回油箱。
上述保温管偏心微调节装置的液压控制装置还包括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液压泵的动力输入端连接。
上述截止阀为手动截止阀。
上述液压泵为定量液压泵。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其采用液压传动,相比于机械传动,其效率更高,易于实现偏心微调节运动的均匀、平稳输出,提高了保温管生产偏心调节的效率;在水平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一位移传感器,在竖直油缸的活塞杆前端设有第二位移传感器,第一位移传感器和第二位移传感器可以收集位移信号,并将采集到的位移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经过判断处理后,发送控制指令给第一电液伺服阀和第二电液伺服阀,控制第一电液伺服阀和第二电液伺服阀的开闭和换向,完成偏心微调节过程,具有安全、省力、简便、高效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油箱,2为液压泵,3为截止阀,4为第一电液伺服阀,5为竖直油缸,6为第二电液伺服阀,7为水平油缸,8为控制器,9为第一管线,10为第二管线,11为第三管线,12为第四管线,13为第五管线,14为第六管线,15为第七管线,16为第八管线,17为第一位移传感器,18为第二位移传感器,19为第一线缆,20为第二线缆,21为第三线缆,22为第四线缆,23为单向阀,24为溢流阀,25为第十管线,26为电机,27为第九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克拉玛依市金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克拉玛依市金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39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接触式无杆气缸
- 下一篇:一种进气控制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