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线盒固定座快速修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2431.7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16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贺颖;张国帅;谢金松;王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4 | 分类号: | H02G1/14;H02G3/10 |
代理公司: | 郑州立格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6 | 代理人: | 李红卫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线 固定 快速 修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电气接线盒损坏修复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接线盒固定座快速修复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铁质或塑料接线盒由固定座和面板(盒盖)构成,其凭借制造简便和成本低廉的优点得到了普遍应用。但是,当预埋在建筑墙体内的铁质或塑料接线盒的固定座内的固定螺孔在长期受力、本身质量问题、材料老化、安装使用不当等因素影响下,极易出现变形、断裂破碎、脱落等损坏情况,造成面板(盒盖)无法固定在接线盒的固定座上,致使电线外露而产生安全隐患。由于固定座与接线盒为一体并预埋在水泥或粉刷(瓷砖)等墙体及装饰面层中,一旦出现损坏就需要更换接线盒,必将破坏接线盒周边墙体及装饰面层,不但操作繁琐,工作量大,耗时费力,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修复速度快的接线盒固定座快速修复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线盒固定座快速修复器,包括内螺纹套筒和内螺纹套筒外部连接的修复杆,所述内螺纹套筒上下两端分别为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内分别螺接有上螺杆和下螺杆。
所述内螺纹套筒中部设有固定螺孔、两端设有与左旋内螺纹对应的上助力孔、与右旋内螺纹对应的下助力孔;修复杆包括连接成L形的手柄和端板,端板两侧设有卡槽板,卡槽板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弹性夹片,手柄端部设有与卡槽板相对应的上定位孔,端板中部设有与上定位孔对应的侧定位孔;内螺纹套筒和修复杆通过上定位孔或者侧定位孔与固定螺孔内的固定螺钉相连。
所述上螺杆和下螺杆端部设有盘状支托,盘状支托外端面设有防脱齿。
所述内螺纹套筒为六棱形,上助力孔和下助力孔均为两个,上助力孔和下助力孔分别位于内螺纹套筒的四个相对面上;固定螺孔为四个,四个固定螺孔均布在内螺纹套筒上。
所述内螺纹套筒的长度为30mm,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的长度均为12mm,上螺杆和下螺杆的长度均为3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
1、本实用新型包括内螺纹套筒和内螺纹套筒外部连接的修复杆,所述内螺纹套筒上下两端分别为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内分别螺接有上螺杆和下螺杆,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操作简便,接线盒的固定座损坏时无需取出整个接线盒,修复过程简单易行,不需专业人员即可轻松操作,且无需破坏接线盒周边的墙体及装饰面层,可大大节约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上助力孔和下助力孔均为两个,上助力孔和下助力孔分别位于内螺纹套筒的四个相对面上,便于使用细杆工具插入孔内交替旋转内螺纹套筒。
3、在左旋内螺纹和右旋内螺纹内分别螺接有上螺杆和下螺杆,上螺杆和下螺杆端部设有盘状支托,盘状支托外端面设有与固定座的内壁相接触的防脱齿,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内螺纹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修复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的接线盒固定座快速修复器,其包括六棱形的内螺纹套筒1和内螺纹套筒1外部连接的修复杆5,所述内螺纹套筒1上下两端分别为左旋内螺纹11和右旋内螺纹12,内螺纹套筒1中部设有固定螺孔13、两端设有与左旋内螺纹11对应的上助力孔14、与右旋内螺纹12对应的下助力孔15。上助力孔14和下助力孔15均为两个,上助力孔14和下助力孔15分别位于内螺纹套筒1的四个相对面上,且两个上助力孔14两两相对,两个下助力孔15两两相对,便于使用细杆工具插入孔内交替旋转内螺纹套筒1;固定螺孔13为四个,四个固定螺孔13均布在内螺纹套筒1上。
在左旋内螺纹11和右旋内螺纹12内分别螺接有上螺杆2和下螺杆3,上螺杆2和下螺杆3端部设有盘状支托4,盘状支托4外端面设有与固定座7的内壁相接触的防脱齿,安全可靠。
修复杆5包括连接成L形的手柄51和端板52,端板52两侧设有卡槽板53,卡槽板53上设有与卡槽对应的弹性夹片54,手柄51端部设有与卡槽板53相对应的上定位孔55,端板52中部设有与上定位孔55对应的侧定位孔56。内螺纹套筒1和修复杆5通过上定位孔55或者侧定位孔56与固定螺孔13内的固定螺钉6相连。
在本实施方式中,内螺纹套筒1的长度为30mm,左旋内螺纹11和右旋内螺纹12的长度均为12mm,上螺杆2和下螺杆3的长度均为30m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当两端的上螺杆2和下螺杆3固定时,旋转内螺纹套筒1,两端的上螺杆2和下螺杆3将同步旋进或者旋出,具体使用过程为:首先,将修复杆5和内螺纹套筒1通过固定螺钉6固定连接;其次,将内螺纹套筒1两端的上螺杆2和下螺杆3预调节到与固定座7内壁尺寸相适应的长度;然后,将手柄51压在墙面上,并将盘状支托4顶紧在固定座7的内壁;最后,使修复杆5和内螺纹套筒1分离,再使用尖嘴钳(或小扳手)旋转内螺纹套筒1或小螺丝刀插入内螺纹套筒1上的上助力孔14与下助力孔15旋紧固定到位,即可按照常规操作方式安装接线盒面板(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七局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24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塔筒用电缆夹板
- 下一篇:用于电缆布放的专用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