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有效
申请号: | 201520901838.8 | 申请日: | 2015-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29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梅;刘其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B8/08 | 分类号: | E02B8/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堆石坝 设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属于鱼道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鱼道一般都是布置在岸边平缓地带,且大部分布置在覆盖层上,长时间闲置容易导致鱼道淤积废弃,且鱼道设置在枢纽建筑物外,额外增加征地移民费用,而且部分工程岸坡陡峭难以找到合适的鱼道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它施工方便、布置紧凑、适用性强和维护检修方便,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包括设置在堆石坝下游上的混凝土鱼道基础,单体箱涵组依次放置在混凝土鱼道基础内,该单体箱涵组的进水口通过隧道段连通库区,单体箱涵组的出水口设置至少1条支线引鱼道且该引鱼道且该引鱼道与单体箱涵组连通,在单体箱涵组内铺设一层天然砾石。
前述的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中,在凝土鱼道基础两侧设置支挡防止单体箱涵组滑落,该混凝土鱼道基础呈之字状分布在堆石坝下游上,在混凝土鱼道基础拐弯处设置休息平台,该休息平台与单体箱涵组连通。
前述的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中,所述单体箱涵组由彼此独立的单体箱涵构成,在单体箱涵内一侧设置横隔板,各独立的单体箱涵之间接缝部位采用抵抗大拉伸、剪切、扭转变形的止水材料进行连接,缝内采用柔性填料进行填充。
前述的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中,所述单体箱涵组的进水口的高程不高于库区最低运行水位。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施工方便、适用性广、维护检修方便的优点,对于两岸岸坡陡峭的堆石坝工程,可以通过在下游坝面设置之字形鱼道设施,避免了遇到大量的明挖和洞挖施工;适用于大多数堆石坝工程;鱼道由独立的单体箱涵组成,可以有效的抵抗堆石坝坝体的不均匀沉降,且可以通过后期施工尽可能降低堆石坝坝体沉降对鱼道的影响,相比于在覆盖层上修建的鱼道,不容易被水生生物和淤泥等堵塞,减少鱼道常年失修导致废弃的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过鱼设施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过鱼设施的沿线剖面示意图;
附图3为附图2中单体箱涵横B-B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用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的制作方法,采用在堆石坝下游上设置混凝土鱼道基础,该堆石坝的坡度大小为2%-4%,混凝土鱼道基础呈之字形分布在堆石坝下游上,在混凝土鱼道基础两侧设置支挡,单体箱涵组依次放置在混凝土鱼道基础内,单体箱涵组的进水口通过隧道段连通库区,在进水口处设置启闭设施控制鱼道水流流量和流速,在混凝土鱼道基础下端设置至少1条支线引鱼道且该引鱼道与单体箱涵组连通,在引鱼道内设置诱鱼设施。
其中在混凝土鱼道基础拐弯处设置休息平台,该休息平台与单体箱涵组连通,供鱼类短暂休息,单体箱涵组由各个独立的单体箱涵构成,在单体箱涵内一侧布置横隔板,各独立的单体箱涵之间接缝部位采用抵抗大拉伸、剪切、扭转变形的止水材料进行连接,缝内采用柔性填料进行填充,在单体箱涵组内铺设一层天然砾石,增加鱼道糙率,降低鱼道内水流流速,该单体箱涵组的进水口的高程不高于库区最低运行水位。
在施工前首先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确定合适的鱼道坡比,在堆石坝填筑碾压施工后,待变形基本稳定,在下游坝面上首先浇筑混凝土鱼道基础,待鱼道基础达到规定的龄期后,再间隔浇筑单体箱涵,缝面上预留止水材料和柔性填料,然后浇筑剩余的单体箱涵,其中内部的横隔板和箱涵一次浇筑成型,浇筑后达到一定龄期在内部铺设天然砂砾石,鱼道到达坝顶附近时从两岸挖隧洞连通库区,进口处设置闸门启闭装置,控制鱼道水流流量和流速。
根据上述方法所构建的一种用于堆石坝的过鱼设施,如附图所示,包括设置在堆石坝下游上的混凝土鱼道基础1,该堆石坝的坡度大小为2%-4%,在凝土鱼道基础1两侧设置支挡6防止单体箱涵组2滑落,该混凝土鱼道基础1呈之字状分布在堆石坝下游上,在混凝土鱼道基础1拐弯处设置休息平台7,该休息平台7与单体箱涵组2连通,单体箱涵组2依次放置在混凝土鱼道基础1内,该单体箱涵组2的进水口通过隧道段3连通库区,该单体箱涵组2的进水口的高程不高于库区最低运行水位13,单体箱涵组2的出水口设置至少1条支线引鱼道4且该引鱼道4与单体箱涵组2连通,进口处设置闸门启闭装置12,在单体箱涵组2内铺设一层天然砾石5,该单体箱涵组2由彼此独立的单体箱涵8构成,在单体箱涵8内一侧设置横隔板9,各独立的单体箱涵8之间接缝部位采用抵抗大拉伸、剪切、扭转变形的止水材料10进行连接,缝内采用柔性填料11进行填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未经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18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丝状蓝藻的水动力学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框架式码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