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信道组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1205.7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23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 发明(设计)人: | 游九洲;耿畅;王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信道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道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发展,电子设备正在向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而随着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电子设备中的各个部件也逐渐向小型化和集成化发展,信道组件就是其中一种。
现在信道组件大多采用分立设计,一般情况下,先将各个功能器件安装在印制板上,再将该印制板固定在腔体中;或者将某些器件直接装配在接收机腔体中。但由于两个频率相差不多的电磁波会同时被接收机接收造成干扰,因此,在信道组件中的有些地方会有谐波干扰。
为了达到射频隔离的目的,一般利用腔体分腔结构或者在印制板上安装固定隔条,以隔离出隔离不同的通道,进而实现射频隔离。由于现在使用的器件一般为封装器件,同时需要考虑信号之间的隔离,以及其他的指标要求,造成接收机所需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适应现在信道组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的需求。
可见,现有技术中存在信道组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组件,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道组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组件,包括:多层基板;
至少一个收发电路,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中的每个收发电路包括多个电路模块,所述多个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中;其中,所述多层基板能够形成与所述多个电路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隔离腔体。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通过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中。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包括:
无源器件,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的内层中。
可选的,所述无源器件至少包括:电阻、电容、电感、滤波器和功分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还包括:
有源器件,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中的层间。
可选的,所述信道组件还包括:
供电电路的走线和控制信号的电路走线,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的内层中。
可选的,所述信道组件还包括:
裸芯片,通过金丝键合连接在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中。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包括:L波段双通道收发电路和/或U波段收发电路。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信道组件包括多层基板;和至少一个收发电路,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中的每个收发电路包括多个电路模块,所述多个电路模块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中;其中,所述多层基板能够形成与所述多个电路模块一一对应的多个隔离腔体。可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将多层厚度不同的基板等效为不同大小的腔体,利用多层基板中层间金属导体的电磁特性,模拟出电路模块工作所需的电磁环境,进而实现射频隔离。由于通过多层基板完成了信道组件的多通道之间的隔离,避免了使用现有技术中的分腔结构或者固定隔离条,进而有效的减小了组件的体积,从而缓解了现有技术中信道组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信道组件的体积,减轻信道组件的重量的技术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系统的要求。
2、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所述至少一个收发电路通过低温共烧陶瓷LTCC工艺设置在所述多层基板中,并将至少一个收发电路中的无源器件设置在多层基板的内层中,将有源器件设置在多层基板的层间,从而进一步实现信道组件的小型化和集成化。
3、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中,通过金丝键合工艺对收发电路中的裸芯片进行装配,进而适应信道组件小型化和集成化的要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多通道信道组件的内部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信道组件功能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组件,用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信道组件体积较大,重量较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减小信道组件的体积,减轻信道组件的重量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信道组件,包括:多层基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1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扇出数可变的光分路器
- 下一篇:一种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电路和模数转换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