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排污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900019.1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58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冯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宏斯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F04D29/00;F04D29/58;F04D13/08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刘淑芹 |
| 地址: | 201415 上海市金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堵塞 潜水 排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污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 排污泵。
背景技术
潜水排污泵是一种用于环保行业用来输送含固体颗粒、纤维等固 液混合液体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泥浆等的泵类产品。排污泵由于 泵和电机同轴,轴短,转动部件重量轻,因此轴承上承受的载荷相对 较小,寿命比一般泵要长得多,不存在汽蚀破坏及灌引水等问题,对 环境无污染,现有技术的排污泵,一般对过滤的装置考虑的不是很周 全,这样就很容易堵住排污泵,还有一般污水中含有长纤维物质和块 状颗粒,这些一般很难过滤掉,但这些物质对排污泵的影响很大,本 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的不足,做出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 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排污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的底部安装有 第二保护罩和第一保护罩,所述第一保护罩设在第二保护罩的内部, 所述泵体的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扇轮,所述泵体的底部内壁设有凹 槽,且扇轮的叶片边缘设在凹槽内部,所述泵体的内腔顶部安装有电 机,且电机的输出端朝下,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 的底部安装有叶轮,与所述叶轮对应的泵体壁中设有出水管。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侧设有油室,且油室采用机械密封。
优选的,所述第一保护罩的四周由网孔组成,所述第二保护罩为 圆台状结构,且第二保护罩的四周由网格组成。
优选的,所述泵体的顶部安装有把手。
优选的,所述扇轮由三个叶片组成,且扇轮的中部安装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扇轮的叶片边缘为刀刃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二保护罩的网格设计可以将大的杂质阻挡 在保护罩外面,比如树枝,塑料袋等等,还有把第二保护罩设计成圆 台状,一是可以增加进水面积,二是增加泵体的稳定性,通过第一保 护罩的网孔设计,这样进入排污泵的杂质更加细小,通过扇轮的设计, 可以通过水流将扇轮带动起来,这样扇轮就可以切碎长纤维物质和块 状杂质,从而保证了排污泵的正常有序进行,提高了排污泵的效率和 寿命,通过油室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排污泵电机的温度,从而使 排污泵的使用寿命更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排污泵的结构示 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扇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保护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泵体、2转轴、3出水管、4扇轮、5第一保护罩、6第 二保护罩、7叶轮、8油室、9电机、10把手、11轴承、12网格、13 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 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高效无堵塞潜水排污泵,包括泵体1,泵体1 的底部安装有第二保护罩6和第一保护罩5,第一保护罩5设在第二 保护罩6的内部,通过第二保护罩6的网格设计可以将大的杂质阻挡 在保护罩外面,比如树枝,塑料袋等等,还有把第二保护罩6设计成 圆台状,一是可以增加进水面积,二是增加泵体1的稳定性,通过第 一保护罩5的网孔设计,这样进入排污泵的杂质更加细小,泵体1的 底部中间位置安装有扇轮4,泵体1的底部内壁设有凹槽,且扇轮4 的叶片边缘设在凹槽内部,通过扇轮4的设计,可以通过水流将扇轮 4带动起来,这样扇轮4就可以切碎长纤维物质和块状杂质,从而保 证了排污泵的正常有序进行,提高了排污泵的效率和寿命,泵体1的 内腔顶部安装有电机9,且电机9的输出端朝下,电机9的输出端安 装有转轴2,转轴2的底部安装有叶轮7,与叶轮7对应的泵体1壁 中设有出水管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宏斯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宏斯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9000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作大麻素受体配体的新化合物
- 下一篇:聚合物及包含该聚合物的抗蚀剂组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