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透气的抗菌鞋垫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9266.4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36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李涛;李霞;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3B17/00 | 分类号: | A43B17/00;A43B17/10;A43B17/08;A43B17/18 | 
| 代理公司: | 杭州华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7 | 代理人: | 施少锋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透气 抗菌 鞋垫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垫,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透气的抗菌鞋垫。
背景技术
服装是直接与人体接触,为了保持人体的舒适性,所以服装材料需要有一定的防水透气性能。由于人体能够提升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微环境即适宜的温度、湿度等,所以服装材料就需要有一定的抗菌作用。鞋垫相对来说,处于鞋里的封闭环境中,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由于脚臭及汗腺的存在,进而要求鞋垫需要有良好的防水透气性能。鞋垫是层压结构,有两层、三层乃至多层,通过技术工艺将其结合起来。所以可以利用鞋垫的层压结构,在分层之间加入带有某种功能性的纳米纤维薄膜。使之在近乎不影响鞋垫本身的舒适性的前提下,提高其防水透气性能,还能进一步的增强鞋垫的舒适性。再辅之具有某种功能性(抗菌性)的纳米纤维膜,使鞋垫能够达到抗菌除臭的效果。
静电纺丝这项技术逐渐被大家所关注,由于它能够产生纳米及微米级别的纤维,静电纺丝相对来说操作简单、具有普适性以及孔径可调。静电纺丝的一个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将功能性材料溶解于纺丝液中,纺出具有某种功能性的纳米纤维膜。当前静电纺的研究逐渐从静电纺丝的制备转向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的应用,由于纤维膜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因此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很轻、防水性和透气性都比较优秀。通过将功能性材料(抗菌性)溶解于纺丝液中,进行静电纺丝,纺出的纳米纤维膜就具有防水透气且抗菌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透气的抗菌鞋垫,由下层基布和上层基布通过交联剂联合固定,再通过技术工艺将其更为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将两种不同抗菌性的纳米纤维膜叠加放置于鞋垫的双层结构中,使得本实用新型从结构及材料上具备抗菌性。同时,增加智能控制系统,以加热方式进一步实现抗菌除臭。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水透气的抗菌鞋垫,包括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上层基布与下层基布相互连接,其特征子在于:上层基布的下端设有氧化锌纳米纤维膜,下层基布的上端设有银纳米纤维膜,氧化锌纳米纤维膜与银纳米纤维膜相互连接;上层基布内设有上层凹槽,上层凹槽内设有微型电池及接触传感器,下层基布内设有下层凹槽,下层凹槽内设有碳纤维发热片,碳纤维发热片均匀铺设,微型电池连接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连接碳纤维发热片,碳纤维发热片连接至微型电池。
优选后,氧化锌纳米纤维膜的尺寸小于上层基布的尺寸,银纳米纤维膜的尺寸小于下层基布的尺寸。方便氧化锌纳米纤维膜铺设于上层基布上,银纳米纤维膜铺设于下层基布上。
进一步,上层基布包括有凸起段,实现内增高作用。
进一步,上层基布内设有透气装置,透气装置包括有气囊、进气管及出气管,气囊的两端分别连接进气管与出气管,气囊的上端穿出上层基布。挤压气囊,气囊向出气管送气,气向上吹送实现透气,不仅令穿着者体感舒适,而且具有抗菌防臭的工效;同时,气囊在挤压、鼓起过程中具有自动吸气功能,从而实现持续透气,结构简单,设计巧妙。
进一步,出气管的上端设有出气口,出气口均匀设置。
进一步,上层基布上设有第一贯通孔,下层基布上设有第二贯通孔,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相互匹配,第一贯通孔与第二贯通孔内连接有紧固件。紧固件可插入鞋底中,从而固定鞋垫,防止鞋垫移动,为使用者提供舒适的穿着体验。
进一步,紧固件包括连杆、按压块及紧固针,连杆的下端连接紧固针,连杆的上端设有按压块,按压块设于上层基布的上端。
进一步,连杆上连接有弹簧,弹簧提供回弹性。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防水透气的抗菌鞋垫,由下层基布和上层基布通过交联剂联合固定,再通过技术工艺将其更为牢固的固定在一起。将两种不同抗菌性的纳米纤维膜叠加放置于鞋垫的双层结构中,使得本实用新型从结构及材料上具备抗菌性。同时,增加智能控制系统,以加热方式进一步实现抗菌除臭。其具体有益效果表现为以下几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92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