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8725.7 | 申请日: | 2015-11-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8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戴晓兵;周琦;苗宝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8/06 | 分类号: | E02B8/06 |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卢宏;李发军 |
| 地址: | 41001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 竖井 隧洞 消力井 | ||
1.一种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所述消力井(4)的进水端与竖井(3)的出水端连通,该消力井(4)的出水端与退水隧洞(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竖井(3)的进水端通过竖向布置的过渡段(2)与溢流堰(1)的出水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井(4)内设置有依次连接的激溅区段(A)、缓冲区段(B)和调整区段(C);所述激溅区段(A)的进水端与竖井(3)的出水端连通,所述调整区段(C)的出水端与退水隧洞(5)的进水端连通;所述调整区段(C)进水端的底板高程不低于激溅区段(A)和缓冲区段(B)的底板高程;所述调整区段(C)出水端的底板高程高于激溅区段(A)和缓冲区段(B)的底板高程;所述调整区段(C)为出水端高于进水端的逆向坡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激溅区段(A)沿着水流方向的长度等于竖井(3)直径,所述激溅区段(A)的深度为退水隧洞(5)最大泄流水深的2~4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段(B)沿着水流方向的长度为竖井(3)直径的1~2倍,缓冲区段(B)的深度为退水隧洞(5)最大泄流水深的2~4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区段(C)沿着水流方向的长度为竖井(3)直径的2~3倍,调整区段(C)的深度沿着水流方向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井(4)沿着水流方向的整体长度为竖井(3)直径的4~6倍,消力井(4)的最大深度为退水隧洞(5)最大泄流水深的2~4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井(4)进水端的宽度等于竖井(3)直径,所述消力井(4)出水端的宽度等于退水隧洞(5)的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井(4)的调整区段(C)通过渐扩或渐缩与退水隧洞(5)衔接。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力井(4)的调整区段(C)的底板沿着水流方向整体为斜坡面型式、阶梯型式或交错排列的齿坎型式。
9.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连接竖井与退水隧洞的消力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的下部渐扩与竖井(3)的进水端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72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孔式单一出口鱼道结构
- 下一篇:可拆卸排水孔过滤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