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8103.4 | 申请日: | 2015-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9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军;刘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H3/16 | 分类号: | H01H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44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电磁 结合 锁头 控制 电灯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控制领域,尤其是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
背景技术
晚上,人们打开房门锁后,屋内一片漆黑,很难找到电灯开关,而且,在找电灯开关时容易磕磕碰碰,甚至伤到自身,这给人带来不少麻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为克服上述的不足,将电灯开关与门锁通过机械和电磁相结合,实现门锁控制电灯开关的开与闭,提供一种便捷、安全的门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包括导向孔、外壳、导向套、顶杆帽、顶杆、顶杆弹簧、定触片、弹性动触片、电磁电源、铁芯、线圈、触点、连杆、保护电阻、电灯电源、电灯、连杆弹簧、铰链、铜片;其中:外壳左端设有导向孔,导向套与外壳固定连接,顶杆帽与顶杆固定连接,顶杆弹簧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铁芯与外壳内壁固定连接,线圈缠绕在铁芯周围,定触片与线圈通过导线相连,弹性动触片与电磁电源通过导线相连,电磁电源与线圈通过导线相连,触点与保护电阻通过导线相连,保护电阻与电灯电源通过导线相连,电灯电源与电灯通过导线相连,电灯与触点相连,连杆与外壳通过铰链连接,连杆一端与铜片固定连接,连杆另一端与外壳通过连杆弹簧连接。
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顶杆弹簧的弹力范围6N-10N。
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线圈匝数多余200匝,铁芯产生的电磁力不低于10N。
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连杆弹簧弹力低于5N。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将电灯开关与门锁通过机械和电磁相结合,实现门锁控制电灯开关的开与闭,提供一种安全、便捷的门控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附图标记:导向孔1、外壳2、导向套3、顶杆帽4、顶杆5、顶杆弹簧6、定触片7、弹性动触片8、电磁电源9、铁芯10、线圈11、触点12、连杆13、保护电阻14、电灯电源15、电灯16、连杆弹簧17、铰链18、铜片19。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包括导向孔1、外壳2、导向套3、顶杆帽4、顶杆5、顶杆弹簧6、定触片7、弹性动触片8、电磁电源9、铁芯10、线圈11、触点12、连杆13、保护电阻14、电灯电源15、电灯16、连杆弹簧17、铰链18、铜片19;其中:外壳2左端设有导向孔1,导向套3与外壳2固定连接,顶杆帽4与顶杆5固定连接,顶杆弹簧6与外壳2内壁固定连接,铁芯10与外壳2内壁固定连接,线圈11缠绕在铁芯10周围,定触片7与线圈11通过导线相连,弹性动触片8与电磁电源9通过导线相连,电磁电源9与线圈11通过导线相连,触点12与保护电阻14通过导线相连,保护电阻14与电灯电源15通过导线相连,电灯电源15与电灯16通过导线相连,电灯16与触点12相连,连杆13与外壳2通过铰链18连接,连杆13一端与铜片19固定连接,连杆13另一端与外壳2通过连杆弹簧17连接。
实施例2、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顶杆弹簧6的弹力范围6N-10N,反应更灵敏。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线圈11匝数多余200匝,铁芯10产生的电磁力不低于10N,有效控制开关通断。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一种机械与电磁结合式锁头控制电灯开关,其中:连杆弹簧17弹力低于5N,便于开关迅速返回。其余同实施例1。
工作原理:
开锁时,锁头从导向孔1退回,顶杆弹簧6将顶杆帽4沿导向套3顶出,导向套3与外壳2固定连接,顶杆帽4带动顶杆5退回,弹性动触片8在弹力作用下与定触片7接触,线路连通,电磁电源9供电,电流流经线圈11,线圈缠绕与铁芯10周围,铁芯10产生磁力,铁芯10与外壳2固定连接,磁力吸引铜片19与触点12接触,线路连通,电灯电源15供电,电灯电源15与保护电阻14通过导线连接,保护电阻14与触点12通过导线连接,电灯电源15与电灯16通过导线连接,电灯16与触点12通过导线连接,电灯16亮,连杆13与铜片19固定连接,连杆13与外壳2通过铰链18连接,连杆13一端与外壳2通过连杆弹簧17连接,动作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理工学院,未经南昌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81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