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3D打印托盘有效
| 申请号: | 201520897765.X | 申请日: | 2015-11-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38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8 |
| 发明(设计)人: | 祁繁;于建峰;周海林;马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B33Y30/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印 托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桌面级3D打印机的打印托盘,能够适用于市场上大部分的FDM型桌面级3D打印机,具体是一种3D打印托盘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家工业4.0计划的推进,3D打印技术成为新兴制造业的不可缺少的元素。目前,我国的3D打印机大都是桌面级FDM型3D打印机,传统3D打印机的打印托盘大都是与打印机Z轴机构直接固定连接的,这种连接方式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1、3D打印机打印工作完成后,传统3D打印托盘上的物件不便于取下;2、传统的3D打印托盘经过多次取件后,会导致3D打印机的调平装置不平,使得3D打印机不能正常进行打印工作;3、传统的3D打印托盘平台的清洁整理不便捷,在机器打印完成后,不能马上进行新的打印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设计了一种无须频繁调平且能快速进行新的打印工作的3D打印托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3D打印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底板以及托盘,所述托盘可拆分连接在所述托盘底板上。
还包括连接件,所述托盘通过所述连接件固定在所述托盘底板上。
所述连接件为托盘扣件。
在所述托盘底板上设置有Z轴机构连接孔和托盘扣件连接孔,所述托盘扣件连接在所述托盘扣件连接孔上。
所述托盘扣件包括扣体、弹簧以及调节螺母,所述扣体具有一螺杆,所述弹簧套在所述螺杆上,所述调节螺母与所述螺杆连接。
所述托盘由在平面内拼合的两个以上子托盘构成。
所述子托盘之间的拼合线平行,在相邻两子托盘的拼合线上设置有使两子托盘绕拼合线折叠的转轴。
所述子托盘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装置包括固定在Z轴机构上的打印托盘底板,在打印托盘底板上通过弹簧和螺纹联接装配有一组用于固定托盘的托盘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3D打印托盘可拆分的连接在托盘底板上,这使得托盘的使用更加灵活便捷,同时还能减少对3D打印机调平装置的影响。
2、托盘通过托盘扣件连接在托盘底板上,一方面可以快速的连接,同时还能牢靠的锁定。
3、托盘由两个字托盘构成,且可以在中心线对折,位于中心线上的3D打印物件可以利用该设计更快速地与3D打印托盘分离。
4、托盘打印平台清洁整理便捷,在打印机打印完成后,还可以换上新的一组打印托盘,两组托盘交互使用,可以让3D打印机更有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3D打印托盘的主视图;
图2为3D打印托盘的轴测图;
图3为3D打印托盘的俯视图。
图4为托盘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托盘底板;11、托盘扣件连接孔,12、Z轴机构连接孔,2、托盘,21、第一子托盘,22、第二子托盘,23、转轴,3、托盘扣件,31、扣体,32、弹簧,33、调节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3D打印托盘机构,包括固定在Z轴机构上的打印托盘底板1,在托盘底板1下端设置有Z轴机构连接孔12。在托盘底板1的上可拆分连接有托盘2,可拆分的连接可采用托盘扣件3。其中托盘扣件3的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扣体31、弹簧32以及调节螺母33等,在扣体31上固定有螺杆,弹簧32套在螺杆上并通过调节螺母33紧固。
本实用新型的托盘2可由两个子托盘拼合而成,见图2所示,其中21为第一子托盘,22为第二子托盘,第一子托盘21和第二子托盘22之间采用转轴23连接。在转轴23的两端也可以加工成螺纹,并在螺纹上通过螺母固定。
打印托盘底板1凹槽内设计有六处通孔,其中位于中间位置的四处通孔是用于与打印机Z轴机构进行连接的Z轴机构连接孔12,另外两处通孔是用于装配托盘扣件3的托盘扣件连接孔11;另外,打印托盘底板1后侧设计有两处挡块,可以配合托盘扣件3将两个打印托盘锁定于打印托盘底板1内。两个子托盘通过转轴23连接具有对折功能,托盘取出后,可以通过将两个子托盘对折,快速将打印好的物件取下。
工作过程:开始打印工作前,将第一子托盘21和第二子托盘22展平,然后放进打印托盘底板1凹槽内的挡块下,然后将托盘扣件3合上,其中托盘扣件3的扣紧阻尼可以通过旋转调节螺母33将弹簧32压紧来实现。打印工作完成后,打开托盘扣件3,将第一子托盘21和第二子托盘22抽出,然后可以通过第一子托盘21和第二子托盘22的对折功能,将位于中心线上的模型取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煜锐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77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