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离子自动快速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93393.3 | 申请日: | 2015-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1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星成霞;王应高;刘郦雅;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G01N21/78;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水汽 痕量 离子 自动 快速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厂水汽的检测,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离子自动快速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电厂水汽系统的铁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监控指标,其是评价运行机组热力系统腐蚀、结垢状况的重要依据,是电厂日常生产定期监控指标之一。
目前,测定电力生产给水、炉水中全铁的方法为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GB/T14427-2008)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DL/T955-2005)。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为传统手工分析方法,该方法操作繁杂,分析效率低,水样消解过程中会产生酸雾,对工作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而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使用的仪器造价昂贵,操作维护要求高。
以下将详细介绍几种本领域常用的测定铁含量的方法。
1、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GB/T14427-2008)
该分析方法采用邻菲罗啉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含量。Fe(II)菲啰啉络合物在pH为2.5-9.0是稳定的,其颜色的强度与Fe(II)存在量成正比。在铁浓度为5.0mg/L以下时,浓度与吸光度呈线性关系。最大吸光值在510nm波长处。但是该方法为人工检测方法,试样在操作容器中会进行多次转移,从而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且该方法消耗的水样量和试剂量均较大,造成水样和试剂的浪费。
2、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火力发电厂水、汽中的铜铁(DL/T955-2005)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其检测线为0-100μg/L,该方法的测定下限低于现代机组水汽全铁最新标准值,这满足现有的技术要求,但是由于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的仪器造价昂贵,性能可靠的进口仪器单价达约60万元,且操作维护要求高,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电厂应用较少。
3、FIA-TPTZ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全铁
此方法是基于Fe(II)与2,4,6-三(2-吡啶基)-1,3,5-三嗪(TPTZ)的络合反应和流动注射技术建立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22.7μg/L,其测定下限不能满足现代机组水汽全铁最新标准值(5μg/L),因此,该方法不适用于电厂水汽中痕量铁的监测。
基于流动注射技术与分光光度检测技术相结合研发的检测方法较多,例如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在线分析水中的总铁含量,其检出限为40μg/L,其测定下限不能满足现代机组水汽全铁最新标准值(5μg/L);采用流动注射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Fe(II)和Fe(III),其检出限分别为0.0012μg/L和0.0018μg/L,该方法采用的是单阀双带镀镉锌片还原柱带隔离的阀体流路,流路系统复杂,也不适于电厂的使用。
4、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汽水中铁
此类检测方法需要选择一个线性范围合适的催化氧化体系,同时,由于催化动力学光度法需要手动控制时间以完成升温、降温过程,因此该方法的抗干扰能力差,温度和时间对测定结果影响较大,实现在线监测要求比较高。
5、化学发光法测定痕量和超痕量铁
就目前研究水平而言,该方法的技术稳定性较差,测定数据稳定性不高,如若大面积应用该方法,必须要有自动化程度较高、灵敏度、稳定性更好的仪器,因此该方法的技术路线不成熟,不能作为国标方法推广应用。
6、荧光法测定痕量铁
由于铁具有顺磁性,因此本领域很少采用该方法来测定水中铁含量,通常是反其道而行之,应用荧光猝灭的方法间接测定铁含量,但是该方法在实现上,需要应用双波长,一则激发,一则测定,比较繁琐,势必增加在线监测实现的难度,并且该方法测定线性范围较窄,该方法在测铁方面,扩展潜力不大。
由此可见,开发一种自动、快速、准确、可靠、易于实现在线化、可操作性强的电厂水汽(或其他水体系)中痕量铁离子的分析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933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