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粉笔灰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9010.5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孟祥丽;郝亮;蒋晓琴;王思霞;张江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3L1/04 | 分类号: | B43L1/04;B08B1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粉笔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教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教学黑板用的粉笔灰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如今,在全国大部分学校课堂教学中,教师上课依然离不开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而黑板书写所留下的粉笔字,在擦黑板时四处飘散,形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影响教室内的教学空气环境。教师和学生同时也会吸入大量粉尘,危害教师和学生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粉笔灰回收装置,黑板边缘的吸气管道上设置的排气风扇能够有效地对产生的粉笔灰进行收集。
为了达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粉笔灰回收装置,其包括用于收集粉笔灰的收集箱和设置于黑板边缘的吸气管道,吸气管道邻近黑板边缘的那侧安装有若干用于吸附粉笔灰的风扇;收集箱通过第一软管与黑板处设置的吸气管道连接;
吸气管道为方形管道,邻近黑板边缘的那侧设置成条形槽;条形槽通过若干由隔板和风扇支撑板组成的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风扇安装在风扇支撑板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启动风扇后,在黑板上书写和擦黑板时所产生的粉笔灰通过风扇旋转带动空气流动形成负压,由安放在黑板上的吸气管道吸收并收集在靠近黑板位置的收集箱里,有效地改善教室的粉尘污染,并回收利用粉笔灰。
附图说明
图1为粉笔灰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黑板;2、隔板;3、风扇支撑板;4、风扇;5、吸气管道;6、第一软管;7、抽板;8、第二软管;9、过滤垫;10、收集箱;11、涡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应该清楚,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参考图1,图1示出了粉笔灰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粉笔灰回收装置包括用于收集粉笔灰的收集箱10和设置于黑板1边缘的吸气管道5,吸气管道5邻近黑板1边缘的那侧安装有若干用于吸附粉笔灰的风扇4。
使用时,风扇4旋转带动空气流动形成的负压将每个教室黑板1书写和擦黑板时散落的粉笔灰有效收集在吸气管道5内。其中的风扇4优选均布在吸气管道5上。
收集箱10通过第一软管6与黑板1处设置的吸气管道5连接,这样通过风扇4收集于吸气管道5内的粉笔灰可以通过第一软管6进入收集箱10进行汇总。
使用时,优选吸气管道5为方形管道,邻近黑板1边缘的那侧设置成条形槽;条形槽通过若干由隔板2和风扇支撑板3组成的密封结构进行密封,风扇4安装在风扇支撑板3上。上述组成密封结构的隔板2和风扇支撑板3之间可以设置呈V字形。
为了确保在黑板1上书写和擦黑板时所产生的粉笔灰大部分甚至全部进入吸气管道5内,使用时,优选在黑板1的两侧边和底边上均设置有吸气管道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该粉笔灰回收装置还包括涡轮机11,涡轮机11通过管道与若干教室内安装的收集箱10连接。涡轮机11的设置可以实现多个教室内的粉笔灰的同时收集。
收集箱10设置成三层空腔,相邻空腔之间通过第二软管8连通;在第二软管8的上端出口上设置有过滤垫9,且位于中间层空腔内的过滤垫9的网孔尺寸大于位于顶层空腔内的过滤垫9的网孔尺寸。
过滤垫9可有效地将不同颗粒大小的粉笔灰进行过滤,便于分类回收利用。较大颗粒的粉笔灰收集在收集箱10的最下层空腔内,较小颗粒的粉笔灰收集在收集箱10的顶层空腔内,中间层空腔收集颗粒大小均匀的粉笔灰。
该回收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在收集箱10内会积累大量的粉笔灰,为了便于粉笔灰的清理,在三层空腔的底板上均设置有可以沿收集箱10的腔壁抽出的抽板7;抽板7的引入,清理粉笔灰时可以直接将抽板7抽出,倒掉其上积累的粉笔灰即可。
综上所述,该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地对黑板1上写字和擦字时所产生的粉笔灰进行有效地回收,从而保证了教室环境免受粉尘污染,净化了教室的空气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9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将重力转化为动力的车
- 下一篇:折叠式电动脚踏车的隐藏式电池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