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火灾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7964.2 | 申请日: | 2015-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98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张跃;李雪滢;张帅;岳观潭;闫肃;季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A62B1/06 | 分类号: | A62B1/06;A62B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陈立新;胡伟华 |
地址: | 2253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火灾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火灾逃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火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最早研制并制作人类历史上第一套“高层建筑逃生 缓降器”(速乐达125避难工具),顺利克服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以及其它险情逃生的缺陷。 自美国的9.11事件产生以后,全世界逐步开始认识到高层建筑逃生装置的重要性,思想由 原来的漠不关心向“高楼逃生、救生”等课题的研究、设计创新热潮进行了转变,随后设计出 “家用式降落伞”、“橡胶自动充气式软着落器”、“蜗杆蜗轮式缓降器”、“车刹车型缓降装置” 等多种多样的逃生装置,乃至设计制作出了选用先进航天技术的背包型火箭筒式逃生装 置。日本设计制作的此类缓降器有着致命的缺陷,即使用者利用缓降器进行逃生的过程中 根本不可以限制其降落的速度,当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的时候,自救者操作此类缓降器装 置,如果遇到意外情况和障碍时,根本不可能采取及时避让和急停措施,从而容易造成意外 伤害。自1997以来,日本开始关注速度控制装置的研究与生产。目前,国外消防救生产品已 经形成众多的品牌。它们从小到大、从单绳发展为多绳、从缠绕式向摩擦式发展、从有级绳 向无级绳发展,形成了比较齐全的高楼逃生装置。
国内独自设计制作的缓降器大致有下面四种:摩擦阻尼式缓降器、液压阻尼式缓 降器、螺杆式缓降器螺杆型缓降器、滚筒式缓降器。这些缓降器存在着一些缺点:摩擦阻尼 缓降器不可以实现速度急停、液压阻尼缓降器无法稳定速度的恒定、螺杆式缓降器螺杆型 缓降器无法控制速度、滚筒式缓降器安全系数不高。此外,这些缓降器体积比较庞大,不便 于携带。纵观缓降器的发展历史和现在需求,缓降器正在朝着速度可控化、紧急可制动化、 安全便携化的方向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 理、使用方便的便携式火灾逃生装置,它使用传动效率高而且体积小的零件制造,摆脱原有 的绳索滑轮式和液压控制式传动,采用离心摩擦装置进行速度的控制,利用摩擦制动原理, 既提高了传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在下落到达地面时不会由于速度太大而对人造成过大的 冲击力,又可以在缓降的过程中拉动手动手刹,实现减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设有滚筒5,钢丝绳7缠绕在滚 筒5的滚筒芯轴6上,滚筒5的两端分别设有两个花键8,滚筒5两端通过花键8与花键杆11相 连接,第一齿轮4套装在花键杆11上,两个深沟球轴承3也套装在花键杆11上,位于第一齿轮 4的两侧,第二齿轮10设置在第一齿轮4的下方,与第一齿轮4齿轮卡接,减速电机9与第二齿 轮10轴连接以控制第二齿轮10减速,减速电机9的下方设有曲轴13,曲轴13的两端均套装有 第三齿轮21和第四齿轮22,第三齿轮21与其上方的第二齿轮10齿轮卡接,第四齿轮22与其 上方的第五齿轮12齿轮卡接,第五齿轮12套装在离心摩擦装置1的轴2上,曲轴连杆14上端 与曲轴13中点部位连接,摩擦杆15设置在曲轴连杆14的下方,摩擦杆15的左右两侧分别设 有摩擦片17,摩擦片17与摩擦连杆18活动连接,摩擦连杆18分别与支撑连杆16和控制连杆 19上端活动连接,控制连杆19的下端与手拉手刹20连接。
所述的离心摩擦装置1包含摩擦方片、摩擦外壳、摩擦导柱、摩擦支撑架和旋转轴 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未经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79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锁及电子锁系统
- 下一篇:一种超声神经刺激设备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