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棚种植雨水收集智能化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84025.2 | 申请日: | 2015-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9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旋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旋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G9/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5900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棚 种植 雨水 收集 智能化 利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大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棚种植雨水收集智能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大棚栽培地区水资源比较贫乏,如果能够对雨水资源进行利用,既可以保证大棚内的水分供应又能降低大棚运行成本,节约用水。雨水是轻污染水,水中有机污染物较少、溶解氧接近饱和、钙含量低和总硬度小,经简单处理便可用于温室大棚的灌溉。将大棚雨水收集系统与大棚原有的灌溉系统相结合,雨水经简单的过滤处理后就能用于灌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棚种植雨水收集智能化利用系统,以便更好地改善大棚种植雨水收集处理效果,方便更好地改善大棚种植效果,方便根据需要使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棚种植雨水收集智能化利用系统,包括基座,基座上部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立柱和右立柱,左立柱和右立柱上部连接有棚顶,棚顶下部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左进水管右侧和右进水管左侧连接有贮液池,贮液池设置在基座内部,贮液池上部右侧连接有进液管;左立柱和右立柱之间设置有培养腔,培养腔上下部分别设置有上栽培板和下栽培板,上栽培板和下栽培板上部分别设置有多个上培养容器和下培养容器;左立柱左侧下部设置有电动泵,电动泵下部连接有抽液管,抽液管右侧连接有过滤器,电动泵上部连接有供液管,供液管右侧上下部分别连接有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侧面均设置有多个喷雾孔。
进一步地,基座下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用于移动的脚轮。
进一步地,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上部分别设置有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
进一步地,左立柱上部设置有空气加热器,空气加热器右侧连接有出风腔,出风腔下部连接有多个出风管。
进一步地,基座上部右侧设置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下部连接有马达轴,马达轴左右两侧均连接有多个搅拌叶片。
该装置中,棚顶在下雨时收集雨水,利用左过滤网和右过滤网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过滤,将雨水中的杂质和颗粒物挡在棚顶内,干净的雨水则分别从左进水管和右进水管进入贮液池。进液管接通外部管道,打开进液管上的阀门开关,营养液从进液管进入贮液池。在电动马达的作用下,马达轴带动搅拌叶片转动,利用搅拌叶片对雨水和营养液进行搅拌,使营养液得到稀释。在电动泵的作用下,经过过滤器过滤后的营养液被抽入抽液管,营养液再从供液管进入上出液管和下出液管。营养液最后从喷雾孔呈雾状喷出,为下方上培养容器和下培养容器内的植物供给水分和营养元素。当培养腔内温度过低时,工作人员打开空气加热器,热空气进入出风腔后从出风管吹出,使培养腔内的温度上升。当培养腔内环境变得温暖后,再将空气加热器关闭。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该实用新型装置能有效地针对大棚种植进行雨水收集处理,方便更好地开展大棚种植雨水收集智能化处理,方便供给营养液,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使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左立柱;2、抽液管;3、脚轮;4、贮液池;5、下出液管;6、供液管;7、左进水管;8、棚顶;9、空气加热器;10、培养腔;11、出风腔;12、出风管;13、喷雾孔;14、上出液管;15、上培养容器;16、右立柱;17、上栽培板;18、电动泵;19、右进水管;20、基座;21、过滤器;22、下栽培板;23、进液管;24、下培养容器;25、电动马达;26、马达轴;27、搅拌叶片;28、右过滤网;29、左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旋,未经陈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84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