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9363.7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22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发明(设计)人: | 仝茂祥;张赛;王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16 | 分类号: | B66C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43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脚手架 钢管 集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吊装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
背景技术
在脚手架搭设和模板支护施工中,有许多不足1~2m的脚手架短钢管,需要从地面吊运至高层建筑物上,有的需要从高层建筑物上吊运至地面,转运频次较高。目前,司索作业人员在没有专业吊运装置的情况下一直采用钢丝绳捆扎方式吊运,由于钢管较短,捆扎不规范,起吊速度较快,时常出现在吊运过程中钢管散落,以致造成物体打击伤害地面作业人员或造成地面设备设施损坏事件发生。在建筑施工速度不断加快的情况下,急需一种装置解决此类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实用性强、安全可靠、可重复使用的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吊运脚手架短钢管的集装自卸箱,所述集装自卸箱包括纵边框、上横梁、下横梁、卸料门、双轴架、卸门机构、回位顶杆、挂耳和吊绳,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之间通过纵边框固定连接形成箱体,所述箱体底部安装有卸料门,所述卸料门通过双轴架和卸门机构连接,所述卸门机构安装在箱体的上横梁上,所述卸料门通过回位顶杆和箱体的纵边框连接,所述箱体上端安装有挂耳,所述挂耳通过吊绳和起吊设备连接。
进一步,所述纵边框由边立柱、中立柱、上纵梁、下纵梁、封闭网组成,所述边立柱、中立柱、上纵梁采用方钢管制成,所述边立柱、中立柱、上纵梁、下纵梁拼对焊接成两块矩形状的纵边框。
进一步,所述上横梁采用方钢管制成,所述上横梁上安装有横向立柱,所述横向立柱数量为六根,左右对称和上横梁固定;所述下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横梁底座,所述横梁底座采用方钢管;所述卸料门采用钢管制成,所述卸料门外侧固定安装有门檐口。
进一步,所述箱体四周设置有封闭网。
进一步,所述双轴架由中轴梁、轴套、卸门轴、卸门框组成;所述中轴梁的长度与所述的箱体相同,所述中轴梁安装在下纵梁的两端;所述卸门轴为两根等长度的圆柱体,所述轴套与卸门轴配合连接,所述卸门框的内侧与卸门轴固定连接,所述轴套与中轴梁固定连接,所述卸门轴安装在轴套内随着所述卸门机构的闭合而转动。
进一步,所述卸门机构包括门转轴、上摇臂、下摇臂、摇臂轴、门拉手、转轴卡套、拉手卡套组成,所述门转轴的长度和纵边框的高度相同,所述门转轴分别设置在横向立柱的左右两侧接近横向立柱和下横梁的位置,所述上摇臂设置在门转轴的上端,所述摇臂轴采用螺栓制成,所述下摇臂为采用钢板制成的矩形体,所述下摇臂安装在横梁底座的门檐口上,所述下摇臂的安装角度与上摇臂呈90度角,所述转轴卡套安装在门转轴的后面,所述门拉手采用钢管制成“∪”形状,在门拉手两端的尾部固定一块短钢板,所述短钢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套入摇臂轴,所述拉手卡套与转轴卡套制作安装方法相同;
进一步,所述回位顶杆为反拉性拉力气弹簧或液压回位顶杆,所述回位顶杆的一端与卸料门的下端边缘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边立柱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设计新颖,集自卸与集装为一体,利用曲轴连杆和液压装置原理实现快速释放和闭合箱底门;(2)适用性强,可作为短钢管在施工现场转运,亦可作为现场集中回收存放之用;(3)易于制造,结构件均采用普通钢材在施工现场焊接即可;(4)安全可靠,可规避短钢管转运中掉落的安全隐患问题,安全文明施工;(5)节省成本,可快速周转并快速释放箱内短钢管及其扣件等小部件,可拆卸重复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双轴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纵边框1、边立柱1-1、中立柱1-2、上纵梁1-3、下纵梁1-4、封闭网1-5、上横梁2、横向立柱2-1、下横梁3、横梁底座3-1、卸料门4、门檐口4-1、双轴架5、中轴梁5-1、轴套5-3、卸门轴5-2、卸门框5-4、卸门机构6、门转轴6-1、上摇臂6-2、下摇臂6-3、摇臂轴6-4、转轴卡套6-5、门拉手6-6、拉手卡套6-7、回位顶杆7、挂耳8、吊绳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93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防脱吊钩
- 下一篇:一种清理铸件用抛丸吊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