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胀眼堵漏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7909.5 | 申请日: | 2015-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54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薛让平;宋顺平;王力宏;陈伟林;陈霖;杨文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33/12 | 分类号: | E21B33/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邱志贤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堵漏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钻井作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在表层黄土层作业中的一种胀眼堵漏工具。
背景技术
在石油钻井作业中,钻井施工过程中,表层段黄土层容易漏失,由于黄土层的特殊性,一旦形成漏失通道,堵漏难度大,成功率低,是制约钻井周期缩短和综合成本降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现有技术难以很好解决黄土层井漏问题,且堵漏效率不高,堵漏损失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胀眼堵漏工具,使得在表层不下导管的情况下有效解决黄土层漏失问题,并且能将松软的黄土层通过挤压后井壁更稳定。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胀眼堵漏工具,其技术方案是:一种胀眼堵漏工具,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两个夹持体,所述夹持体的端头设有通往其内部的过流水眼;该两个夹持体之间连接有纺锤状的工具本体,所述工具本体上至少设有3条同方向绕其轴线的螺旋棱带,所述螺旋棱带的外表面为两个相交的面所组成的屋脊状结构;每条螺旋棱带与夹持体相连的一端均设有排水孔,该排水孔经螺旋棱带内部与同端的夹持体的过流水眼相连通;相邻两条螺旋棱带的侧边相交处设有沿螺旋棱带方向的排屑槽。
上述工具本体分为倒滑段、导入段和扩眼段,其中扩眼段位于倒滑段和导入段之间,所述倒滑段与导入段为锥状段,扩眼段为柱状段,且该柱状段的外径大于工作时与其相配合的钻头外径;所述排水孔设于倒滑段与导入段上的螺旋棱带上。
上述螺旋棱带的外表面的两个相交的面其相交处的夹角角度值为105°-150°。
上述夹角的角度值为125°。
上述夹持体其形状为圆柱体。
上述螺旋棱带的数量为3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解决的黄土层井漏问题,能够提高堵漏效率,减少堵漏损失;能够提高黄土层堵漏成功率,且堵漏时间短、成本低。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3D模型图;
图2是胀眼器二维设计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夹持体;2.倒滑段;3.扩眼段;4.导入段;5.过流水眼;6.排水孔;7.排屑槽;8.螺旋棱带;9.夹角。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胀眼堵漏工具,包括位于其两端的两个夹持体1,用于夹持;所述夹持体1的端头设有通往其内部的过流水眼5;夹持体1内部为空心的过流水眼,一端的夹持体与钻铤连接、一端的夹持体与钻头连接,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胀眼结构。该左右两个夹持体1之间连接有纺锤状的工具本体,所述工具本体上至少设有3条同方向绕其轴线的螺旋棱带8,螺旋棱带方向可为左旋或右旋;所述螺旋棱带8的外表面为两个相交的面所组成的屋脊状结构;每条螺旋棱带8与夹持体1相连的一端均设有排水孔6,该排水孔6经螺旋棱带8内部与同端的夹持体1的过流水眼5相连通;相邻两条螺旋棱带8的侧边相交处设有沿螺旋棱带8方向的排屑槽7。
本实用新型在钻进黄土层时,将工具接于钻头和钻铤之间,钻进时先配置堵漏泥浆,在漏失层缓慢钻进,在漏层进行多次上提下放,夯实黄土面。此时,工具导入螺旋扶正块与排屑槽之间是斜面,钻进时斜面挤刷井壁,使井壁的泥饼致密,上部刮下的淤泥下行还可以进入裂缝,完成胀眼堵漏功能。钻进黄土层时,胀眼堵漏工具上部与钻铤连接,下部与钻头连接,其最大外径大于钻头外径,在通过钻头所钻进的井眼时,工具本体的带有螺旋棱带8的周侧斜面挤刷井壁,使井壁的泥饼致密,将刮下的淤泥下行被挤入井壁中的裂缝,使井壁裂缝变小。通过缓慢钻井和上提下放,不断挤压、封堵、扩眼,使疏松地层变致密,裂缝变小,达到堵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很好解决的黄土层井漏问题,能够提高堵漏效率,减少堵漏损失;能够提高黄土层堵漏成功率,且堵漏时间短、成本低。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长庆钻井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79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层气井井口漏气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连续油管防喷器的剪切闸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