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原医用止血带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7772.3 | 申请日: | 2015-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78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显胜;高钰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17/135 | 分类号: | A61B17/135;A61M3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张景根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原 医用 止血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血带,具体涉及一种高原医用止血带。
背景技术
止血带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现有止血带分为两大类,一类捆缚式止血带,另一类是贴片式止血带。其中,捆缚式止血带通过对人体部位进行扎紧从而限制人体内血液的正常流动,血液中的凝血因子使得伤口处血液缓慢凝固,从而达到止血目的;而贴片式止血带是直接将外用药物帖附在创伤处,激活凝血因子,加速血液凝固,以达到止血目的。
这两类止血带在平原地区止血效果都很显著,但是在高原地区止血效果却不佳。这是由于高原地区大气压力较低,血管破裂时,人体内血压致使血液快速涌出,现有贴片式止血带所附带的药物不能快速完成快速凝血;而捆缚式止血带止血是利用血液中凝血因子凝血,虽能减缓血液流动,但是凝血速度过慢,效果不佳;同时,在伤口初步凝血后,现有绑缚式止血带瞬间松开时,血压和大气压差较大,容易导致初步凝血的伤口再次破裂,血液再次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提供一种高原医用止血带,该高原医用止血带适用于高原地区,凝血速度快,提高了止血效果;同时,利用该高原医用止血带可避免初步凝血的伤口再次破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原医用止血带,包括捆绑部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捆绑部上的贴片部。
所述捆绑部包括设有容纳空间的带体、设置在带体两端的尼龙搭扣、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的气囊,所述气囊上设有输气管,所述输气管连接有充气装置。
所述贴片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按压片、弹性层和止血层,所述按压片两端设有用于将该贴片部粘结在皮肤表层的粘结片,所述弹性层采用弹性材料,所述止血层采用钙沸石材料,所述钙沸石材料的粒度小于0.3um,所述按压片和弹性层之间设有用于降低贴片部温度的降温保护层。
进一步,所述带体外表面设有若干容纳袋,所述贴片部放置在该容纳袋内,所述容纳袋上设有用于将贴片部封闭在容纳袋内的拉链。
进一步,所述粘结片上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降温保护层包括构成封闭空间的外膜和填充在该封闭空间内的储冷材料层,所述外膜设置在按压片和弹性层之间。
进一步,所述弹性材料为硅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高原医用止血带结构简单,适用于高原地区,凝血速度快,提高了止血效果;同时,利用该高原医用止血带可避免初步凝血的伤口再次破裂。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图1为捆绑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为贴片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俯视图;
图6为图3中降温保护层结构示意图。
其中:1-带体、2-容纳空间、3-尼龙搭扣、4-通孔、5-气囊、6-输气管、7-充气装置、8-按压片、9-弹性层、10-止血层、11-降温保护层、12-粘结片、13-容纳袋、14-外膜、15-储冷材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
一种高原医用止血带,包括捆绑部及可拆卸的设置在捆绑部上的贴片部。
其中,捆绑部包括设有容纳空间2的带体1、设置在带体1两端的尼龙搭扣3、设置在容纳空间2内的气囊5,气囊5上设有输气管6,输气管6连接有充气装置7。具体实施过程中,充气装置采用现有充气装置。
其中,贴片部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按压片8、弹性层9和止血层10,按压片8两端设有用于将该贴片部粘结在皮肤表层的粘结片12,所述弹性层9采用弹性材料,所述止血层10采用钙沸石材料,所述钙沸石材料的粒度小于0.3um,所述按压片8和弹性层9之间设有用于降低贴片部温度的降温保护层11。
本实施例中,钙沸石材料由钙沸石制成,由于钙沸石中钙离子的含量高,而钙离子具有良好的止血效果,使得止血效果得到提高。因为钙离子具有稳定凝血酶的作用,当钙沸石材料接触伤口处血液后,其表面会被血浆蛋白包裹,形成一层具有超高促凝血活性和凝血酶活力的“蛋白质环”,从而让凝血时间从数分钟缩短至十秒内。另外,本实施例中,钙沸石材料的粒度小于0.3um,使得止血时,钙沸石材料与伤口处血液充分接触,从而提高了止血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77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笔式毛笔
- 下一篇:一种袖珍团扇名片/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