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2890.5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58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卫民;刘伟;宋祖龙;韩天活;蔡致远;吴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5/78 | 分类号: | D01H5/78;D01H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 31219 | 代理人: | 高燕;许亦琳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 纺纱 并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纱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
背景技术
色纺纱已经是很流行的产品,而常规色纺纱在纱线长度方向上基本上颜色都是一致的,由这样的纱线织造而成的织物给人一种单调的视觉效果。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人们更加强烈的发出自己的声音,展现自己的个性,以体现自我的存在。因而那些与众不同,体现个性的纺织品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
并条机的作用是改善条子的内部结构,从而提高其长片段均匀度,同时降低重量不匀率,使条子中的纤维伸直平行,减少弯钩,使细度符合规定,使不同品种的原料混合均匀,达到规定的混合比。并条机按牵伸机构形式分为罗拉牵伸并条机和针梳机两大类。且一般并条机由喂入部分、牵伸部分、成条部分和一些自动装置组成。
传统的并条机主要生产色调一致、条干均匀的纱线,即使是通过条混工艺也只能实现条子截面方向上的分布不均,而在条子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并没有深入的研究。通过变频纱线的井喷市场,不难看出人们对于个性化的、视觉冲击力强的纱线有作较大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克服了现有技术中条混工艺中棉条缺乏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的问题。目前,一些通过设备改造的并条段彩专利产品,实现了纵向方向的色彩变化,但其采用辅色条叠加在主色条上,严重恶化了条干均匀度,影响了面料效果,限制了使用范围。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生产色纺纱的并条机装置,所述并条机装置包括给棉罗拉和牵伸区,所述牵伸区包括后罗拉、后皮辊、中罗拉、中皮辊、前罗拉和前皮辊,所述后皮辊的中间设有第一异形段和第二异形段,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的表面上均设有至少两个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上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沿着所述第一异形段或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圆周方向,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
上的切面和凹槽间隔相邻两个之间的间隔相等。
更为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4、6、8、10、12、14或16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
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
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轴向方向,所述切面或凹槽的长度为所述后皮辊长度的0.1~0.25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宽度为所述后皮辊的直径的0.1~0.25倍。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8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4个。
更优选地,所述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并条机装置还包括分条器,所述分条器位于所述给棉罗拉和所述牵伸区之间;所述分条器包括分条杆和活动设在所述分条杆上的若干个分条柱。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例中,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四等分,每一等分对应中心角为90度,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2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六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3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八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4个。
更优选地,沿着所述后皮辊的周长进行十等分,所述第一异形段和所述第二异形段上每隔一等分设有切面或凹槽,且所述第一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与所述第二异形段的切面或凹槽交错设置。此时切面或凹槽的个数为5个。
以上类推,分别可以获得更多凹槽时不同结构的后皮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孚色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2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纱机绕线机构
- 下一篇:智能精梳机的棉网集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