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71372.1 | 申请日: | 2015-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27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淑文;朱小龙;黄敏;王培勇;李晓阳;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65/00 | 分类号: | B65H6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缠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缠绕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碳纤维作为一种先进的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核能设备、交通运输以及隐形武器等多种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碳纤维不但具有高比强度和比模量、低热膨胀系数、耐高温、耐腐蚀、抗蠕变以及自润滑等一系列优异的性能,还具有纤维的柔性和可编织性等特点;碳纤维缠绕机常采用导向辊进行导向,碳纤维缠绕机在工作时,导向辊呈圆柱形,碳纤维纱呈扁条形,碳纤维纱缠绕在导向辊的圆柱面上,随着缠绕机的缠绕架的左右移动,使碳纤维纱在导向辊上缠绕成柱状的碳纤维筒体;现有的碳纤维缠绕机在操作使用的过程中,由于缠绕的导向辊表面光滑,碳纤维纱起初不易在导向辊上面固定,操作人员一般会使用胶带将其粘在导向辊上,再进行下一步的缠绕,但是胶带的粘接往往不牢固,在缠绕过程中,碳纤维纱容易掉落,而且粘接碳纤维纱还会影响缠绕机的工作效率,不利于工厂的大规模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以达到在缠绕的碳纤维纱的同时将其压料、提高缠绕机的工作效率的目的,已解决现有碳纤维缠绕机的工作效率低、碳纤维纱固定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包括机架和位于机架上的导向辊,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滑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压块,压块与凹槽之间设有压料弹簧;所述压块的压持面与凹槽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压块的滑动方向上设有推杆,推杆设有把手,把手的高度低于导向辊的最高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压块设有与导向辊相匹配的圆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位于压持面的矩形凸块和位于接触面的矩形凸块,所述矩形凸块均位于压持面和接触面的竖直方向上,且矩形凸块之间相互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凸块的夹紧端上设有防滑垫。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推杆推动凸块滑动以留出间隙来夹持碳纤维纱,操作方便简洁,效率高;
2、夹持装置的矩形凸块位于竖直方向且上设有防滑垫,夹持碳纤维纱的效率更高也更加牢固;
3、把手的高度低于导向辊的最高顶端且压块为圆弧面,不会影响导向辊的缠绕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图2及图3出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碳纤维缠绕机的压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和位于机架1上的导向辊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辊2上开设有凹槽7,凹槽7内滑动设置有与凹槽相匹配的压块6,压块6与凹槽7之间设有压料弹簧5,压料弹簧5保证压块6与凹槽7之间充分啮合夹紧;所述压块6的压持面与凹槽7的接触面之间设有夹紧装置;所述压块6的滑动方向上设有推杆3,推杆3设有把手4,把手4的高度低于导向辊2的最高圆弧顶端。
压块6设有与导向辊2相匹配的圆弧面,压块6的端面采用与导向辊2外圆相匹配的圆弧面,且压块6的圆弧面与导向辊2的外圆面保持平齐的状态,以保证缠绕后的碳纤维纱的筒体可以顺利从导向辊取出,进行下一步的加工。
夹紧装置包括位于压持面的矩形凸块8和位于接触面的矩形凸块8,所述矩形凸块8均位于压持面和接触面的竖直方向上,即为导向辊2的径向方向上,且矩形凸块8之间相互啮合,矩形凸块8呈一定距离的排列形成直齿状,所以压持面和接触面可以相互啮合,以进一步的夹紧碳纤维纱,保证其在缠绕时不会掉落。
矩形凸块8的夹紧端上设有防滑垫9,防滑垫9可根据需要使用与碳纤维纱摩擦力大的橡胶材料,以保证夹持碳纤维纱的稳定性,提供缠绕机的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鲁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713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移动互联设备的电梯物联网管理系统
- 下一篇:粗节长丝切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