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桩连接抱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6889.1 | 申请日: | 2015-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34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武;余泓水;熊海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武 |
主分类号: | E02D5/52 | 分类号: | E02D5/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海上油井作业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管桩连接抱箍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保障海上油田的正常生产,提高海上作业效率,需要建设胜利油田新服务基地交通码头,本工程引堤、码头基础部分为桩板结合结构设计,需要打入由桩长10米、15米PHC管桩焊接而成长度为25米的342根PHC管桩,在实际打桩作业中发现仅靠桩头焊接,难以保证PHC管桩接缝可靠性,整体抗弯性,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部分PHC管桩接桩后打桩垂直度出现较大偏差,严重的出现接缝处弯折现象;经过施工技术人员现场审定,确定是PHC管桩接头强度不够,桩头焊接不能保证整体强度达到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管桩连接抱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接桩整体强度大幅提高,可以满足打桩施工要求。
其技术方案是:包括第一卡箍、第二卡箍,第一卡箍、第二卡箍为半圆形结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的末端设有耳板,所述的第一卡箍、第二卡箍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第二紧固螺栓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箍上设有松紧调节器,所述的松紧调节器包括上卡盘和下卡盘,所述的上卡盘和下卡盘的连接处通过锥形齿条相互啮合连接,上卡盘和下卡盘的锥形齿条连接端设有转动槽,转动槽固定在上卡盘上,转动槽的外部连接转动杆,所述的转动杆上连接转动把手。
所述的转动槽为正六边形结构,转动杆为与转动槽相互配合的正六边形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接桩整体强度大幅提高,可以满足打桩施工要求;抱箍提高了接桩后桩体的整体强度,确保了工程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避免了可能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第一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上图中:第一卡箍1、第二卡箍2、第一紧固螺栓3、第二紧固螺栓4、松紧调节器5、上卡盘5.1、下卡盘5.2、转动槽5.3、转动杆5.4。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第一卡箍1、第二卡箍2,第一卡箍1、第二卡箍2为半圆形结构,第一卡箍1、第二卡箍2的末端设有耳板,所述的第一卡箍1、第二卡箍2通过第一紧固螺栓3和第二紧固螺栓4连接,所述的第一卡箍1上设有松紧调节器5,所述的松紧调节器5包括上卡盘5.1和下卡盘5.2,所述的上卡盘5.1和下卡盘5.2的连接处通过锥形齿条相互啮合连接,上卡盘5.1和下卡盘5.2的锥形齿条连接端设有转动槽5.3,转动槽5.3固定在上卡盘5.1上,转动槽5.3的外部连接转动杆5.4,所述的转动杆5.4上连接转动把手。
其中,转动槽5.3为正六边形结构,转动杆5.4为与转动槽5.3相互配合的正六边形杆。
使用时,根据需要固定的管桩的直径大小通过转动杆的带动转动槽转动,转动槽转带动下卡盘5.2转动,实现上卡盘5.1和下卡盘5.2之间盘口大小的调整,能够根据管径的大小自由调节,解决了根据管径大小更换抱箍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可能利用上述阐述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加以修改或将其修改为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进行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置换,尽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武,未经王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688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预应力锚索自由段钢绞线定位机构
- 下一篇:一种旋拧钻进的钢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