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5793.3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211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04 |
发明(设计)人: | 毕晔海;刘云丽;周仲蓉;吴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22 | 分类号: | H01Q1/22;H01Q1/44;H05K5/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完整 金属外壳 天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移动终端上,越来越多的移动设备采用“金属后壳+金属边框”的设计,已达到用户手感好、结构更坚固且可以将整机做的更薄等优势。符合现在移动设备外观的设计趋势。
现在,较常用的金属外壳4设计方法为在金属后壳和金属环上开设缝隙。如图1所示,在金属后壳上设置两个第一缝隙1,金属环上设置两个第二缝隙2,金属环与金属后壳之间设置第三缝隙3,将整个金属壳分割为三部分,通过缝隙保证天线的辐射性能,如果不设置缝隙,根据传统的天线设计方法,天线辐射性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但是在金属外壳上设置缝隙破坏了金属外壳的完整性,且金属外壳上设置的缝隙对天线的性能影响较大,因此,缝隙的加工精度要高,增加了加工难度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保持金属外壳完整性的同时,仍具有良好的辐射性能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包括金属外壳、主板和天线主体,所述天线主体设于所述金属外壳和所述主板之间,所述金属外壳包括基板和侧板,所述侧板沿基板的边缘设置于基板上,所述金属外壳上设有功能开孔,所述天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天线主体的另一端围绕功能开孔设置并与所述功能开孔具有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主体通过馈电系统与所述主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馈电系统包括可发射射频信号的馈源。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主体包括天线辐射体和馈电点,所述天线辐射体通过馈电点与所述馈源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接地装置,接地装置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接地装置的另一端与所述金属外壳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开孔为为实现摄像、耳机或USB功能开设的孔。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主体为5GWiFi天线。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开孔设于所述基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功能开孔设于所述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主体的截面为L型或U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利用金属外壳上必须要开设的功能开孔,将天线主体设置在功能开孔附近,将天线主体的一端与所述主板电连接,天线主体的另一端围绕功能开孔设置并与所述功能开孔具有距离,上述结构设置使天线与金属外壳进行良好的耦合,再通过耦合方式使金属外壳产生耦合电流,从而确保天线的辐射性能,同时不需要对金属外壳开设不必要的缝隙,保持了金属外壳的完整性,此外还具有加工简单的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简单,可根据所开孔的形状灵活调整天线的结构,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匹配元器件就可达到设计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金属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天线主体围绕摄像头功能开孔设置的移动设备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天线主体围绕USB功能开孔设置的移动设备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天线主体围绕摄像头功能开孔设置的移动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基于完整金属外壳的天线结构的回波损耗图。
标号说明:
1、第一缝隙;2、第二缝隙;3、第三缝隙;4、金属外壳;41、功能开孔;5、主板;6、天线主体;61、馈电点;62、天线辐射体;7、接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将天线主体设于开孔内侧,金属外壳不需要开设缝隙,即可通过耦合方式实现天线辐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5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可见光通信的光学天线
- 下一篇:一种N型耦合度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