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可更换型地面磁感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61305.1 | 申请日: | 2015-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88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7 |
发明(设计)人: | 陈守剑;苑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6/00 | 分类号: | E01B26/00;E01B3/28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刘衍军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机车 自动 过分 相可更 换型 地面 感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列车运行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可更换型地面磁感应器。
背景技术
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是基于免维护地面定位技术的车载自动过分相控制系统的地面磁性设备。电力机车通过时,地面预埋的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发出相应的信号给机车,再通过车载感应接收器和过分相控制装置自动完成电力机车断电过分相,以保证自动过分相的安全和可靠。目前,国内电力机车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在有砟轨道上使用的电磁枕,主要有两种,即:
一种是背包式电磁枕。这是自电力机车开始使用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的第一代,即在III型混凝土轨枕的一端开梯形槽,在槽内按照一定的磁性结构摆放磁铁,将磁铁嵌入III型混凝土轨枕的梯形槽内,外面用不锈钢罩将磁铁与轨枕包起来,用四个螺丝紧固,即组合形成一根电磁枕,将电磁枕摆放在铁路线路规定的位置,上面铺设上钢轨,电力机车通过电磁枕发出相应的信号达到断电过分相的功能。缺点:紧固不锈钢罩的四个螺丝在上线运行过程中,受列车长期频繁震动,容易脱落,造成不锈钢罩松开,导致磁铁松脱、丢失,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运行;另外,铁路线路大机捣固作业时,有时会因四个螺丝超长或安装位置不到位,造成捣固机捣固作业捣坏电磁枕。
第二种是下穿式电磁枕。这是自电力机车开始使用自动过分相地面磁感应器的第二代,即磁铁放在不锈钢罩内集成一体制作成梯形磁钢,在III型混凝土轨枕的一端开梯形槽,预埋支撑架,用于支撑磁钢,并在槽底面打一个孔穿透轨枕,将磁钢放入槽内,下面用长杆螺栓从孔内穿过,螺栓一端与磁钢底面采用螺纹紧固连接,另一端用螺帽加开口销在轨枕底面紧固,同时磁钢底面和侧面用磁性胶、玻璃胶进行粘结密封,达到紧固磁钢的目的,这样就形成一根电磁枕,将电磁枕摆放在铁路线路规定的位置,上面铺设上钢轨,电力机车通过电磁枕发出相应的信号达到断电过分相的功能。缺点:磁钢与轨枕之间固定性差,下穿螺丝容易松脱,导致磁钢位移、脱落、丢失,对机车安全运行构成安全隐患。因下穿螺栓一端紧固在磁钢上,是通过螺纹拧紧,无法进行焊接加固(因磁钢属于强磁产品),加之磁钢自身重达20斤,长期受机车轮对上下的震动力、机车运行的冲剪力,仅仅靠一根螺栓是难以长期固定和支撑磁钢的,螺栓的松脱,直接导致磁钢位移直至磁钢脱落、丢失,对铁路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
以上两种电磁枕在具体的运行维护过程中,均存在更换比较麻烦,费时费料,浪费人力等的难题,目前更换主要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更换整根电磁枕,因为一根轨枕大概800斤左右,加上磁钢20斤,一根电磁枕的总重量达到820斤,体重较大,搬动很费劲,如果整根更换,有的地方如桥梁、隧道处需要前后拆除共8根左右轨枕上的钢轨扣件,这项工作需要工务部门进行,需要作业人员10人,需要作业时间大概60分钟左右。更换后,供电部门人员需要对安装位置、电磁枕的技术参数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则更换完成,如果供电部门检测达不到要求,则需要工务部门重新更换。更换后的轨枕虽性能参数还能再使用,但是由于磁钢的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而没有二次利用的价值,最后轨枕和磁钢浪费弃之。目前背包式的电磁枕(第一代)都是整根更换。
第二种是只更换磁钢。下穿式电磁枕理论上是可以只更换磁钢,到目前为止,只有特殊要求的、少量的现场分体式进行更换,绝大部分还是采用整根更换。当电磁枕损坏或技术参数达不到要求时,采用更换磁钢的方式,需要工务、供电部门共同配合完成,首先工务部门人员在轨枕底部挖个坑,达到供电部门人员作业范围的要求,供电部门人员负责拆卸,将轨枕下面的螺帽用扳手卸下,上面用撬棍将磁钢撬下,再将新的磁钢涂胶放入槽内,用长杆螺栓固定,下面用螺帽拧紧插上开口销,用专用仪器检测后达到要求,工务部门负责填坑、夯实、铺设道砟。这项工作需要作业人员6人,更换一块需要作业时间大概40分钟左右。用撬棍撬下的99%磁钢都已经撬碎,没有二次利用的价值。铁道行业对轨枕下面的路基有着严格的标准要求,路基的夯实与否直接决定了列车运行的安全与速度,《铁路安全管理条例》规定不能随便采挖、挖沟等作业,如有必要,必须经铁路运输企业同意或者签订安全协议,经过严格的、多部门的审批程序,才能进行施工作业。到目前为止,现在这种下穿式的电磁枕更换仍是采取整根更换的方式,仍然没有解决只更换磁钢、结合部管理困难等问题,这一问题始终困扰着铁路工务、供电部门。
总之,上述两种方式都存在多部门配合协调困难、耗时费力、浪费资源、高成本等诸多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瑞铁电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61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