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苜蓿育苗托盘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9234.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17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孙启忠;徐丽君;柳茜;陶雅;李峰;孙娟娟;王波;齐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9/10 | 分类号: | A01G9/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左建华 |
地址: | 0100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苜蓿 育苗 托盘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集约化育苗设施,特别涉及一种苜蓿育苗托盘。
(二)背景技术
集约化育苗是在人工创造的环境条件下,采用科学化、机械化、自动化等技术措施和手段,进行批量生产优质种苗的生产方式。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节省种子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持植物种苗生长的一致性而便于集中管理和提高工作效率、移栽时不损伤植物根系、成活率高等优点。育苗托盘是在集约化育苗过程中根据种苗培养杯栽培的特殊要求研制开发的一种重要器具,在种苗的生长和运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市面上现有的普通育苗托盘结构简单,功能单一,托盘中的育苗杯设计为杯体形式,导致在育苗过程中容易出现种苗透气性差,根系易腐烂等现象。而且,这种普通的育苗托盘育苗杯的深度不能调节,不能根据所需土量或者育苗培养袋的高度而灵活使用,给育苗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透气性好、防止种苗根系腐烂、育苗杯深度可以调节、使用方便的苜蓿育苗托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苜蓿育苗托盘,包括一方形的围栏和均匀分布于围栏内侧的若干个育苗杯,所述育苗杯通过垂直交叉设于围栏内侧的连接筋悬挂于围栏内侧,连接筋的两端与对应的围栏侧边固连,在围栏的四角底部分别设有一外支撑腿,沿围栏两个长边方向的两外支撑腿之间分别设有一内支撑腿;每个育苗杯包括通过若干根侧筋连接在一起的上圆环、中圆环、下圆环以及活动设于中圆环与下圆环之间侧筋上的承板,上圆环与连接筋固连,所述承板通过上承板固定片组或下承板固定片组固定于中圆环与下圆环之间的侧筋上。
在相邻的两支撑腿之间设有加强筋。
所述承板成Y型,所述侧筋的数量为三根。
上承板固定片组包括三个上承板固定片,三个上承板固定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分别固连于每根侧筋的同一侧,在每个上承板固定片上对称设有一上固定片卡凸;下承板固定片组包括三个下承板固定片,三个下承板固定片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分别固连于每根侧筋的同一侧,在每个下承板固定片上对称设有一下固定片卡凸;在承板的每个端部沿承板径向间隔设有两个分别与上固定片卡凸和下固定片卡凸相配合的承板固定孔,所述承板通过其每个端部的承板固定孔卡设于上承板固定片或下承板固定片的固定片卡凸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苜蓿育苗托盘,育苗杯采取通过侧筋连接上圆环、中圆环、下圆环以及将承板活动设于中圆环与下圆环之间的结构形式,且育苗杯通过连接筋悬挂于围栏内侧,距离地面有一定高度,设计合理,种苗在生长时多方向透气,避免了因透气性差导致的根系腐烂。育苗杯的深度可以进行调节,适用于不同规格育苗培养袋的托载,使用方便,托载效率高,可有效节省人力和物力。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图;
图3为图1中育苗杯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围栏,2育苗杯,3连接筋,4外支撑腿,5内支撑腿,6侧筋,7上圆环,8中圆环,9下圆环,10承板,11加强筋,12上承板固定片,13上固定片卡凸,14下承板固定片,15下固定片卡凸,16承板固定孔。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图5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一方形的围栏1和均匀分布于围栏1内侧的若干个育苗杯2,所述育苗杯通过垂直交叉设于围栏1内侧的连接筋3悬挂于围栏1内侧,连接筋3的两端与对应的围栏1侧边固连,在围栏1的四角底部分别设有一外支撑腿4,沿围栏1两个长边方向的两外支撑腿4之间分别设有一内支撑腿5;每个育苗杯2包括通过若干根侧筋6连接在一起的上圆环7、中圆环8、下圆环9以及活动设于中圆环8与下圆环9之间侧筋上的承板10,上圆环8与连接筋3固连,所述承板通过上承板固定片组或下承板固定片组固定于中圆环8与下圆环9之间的侧筋6上。
在相邻的两支撑腿之间设有加强筋11。
所述承板10成Y型,所述侧筋6的数量为三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923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