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井施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8061.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9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庙林;吕小军;邵凯强;徐玉成;李海滨;黄潇豪;王海波;贾洪波;江雷;刘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7/00 | 分类号: | E21D7/00;E21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2004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井 施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建设施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止既有线隆起的竖井施工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基础工程设施的不断建设,地铁线路在每一个发达城市将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密集。然而地表面结构物的修建肯定会地铁既有线产生影响,特别是深基坑上跨既有线施工时,会对既有线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然而在已有的多种施工方法中,存在着很多弊端,比如施工速度,经济造价,影响范围都需要很大的提高。
对于地铁保护的施工,现在主要方案为对地铁保护进行注浆加固后,逐级放坡喷锚开挖,但常规施工方法都存在很多问题,如注浆效果难以控制,放坡开挖一次性卸载土方较多,导致地铁抗隆起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竖井施工装置,旨在改善在既有线上方施工时易导致地铁抗隆起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竖井施工装置,包括圈梁、支护、支撑体系和抗浮结构,所述圈梁设置于隧道上方的土体中,所述支护施加于竖井侧壁上,所述支撑体系为多层结构,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钢支撑结构和中隔板结构,所述支撑体系垂直于竖井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支撑体系与竖井两侧支护固定连接,所述抗浮结构位于隧道的上方及左右两侧。
该竖井施工装置的结构简单,完整性强,安装难度低,施工的可行性大。该竖井施工装置的结构性强,能够很好的传递隧道两侧的土体压力,能够有效的控制地铁的隆起量,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钢支撑结构和中隔板结构均设置于竖井长度方向的三等分点处。
在这种结构的竖井施工装置中,钢支撑结构和中隔板结构均设置于竖井长度方向的1/3处和2/3处。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在竖井长度方向的三等分点处设置的钢支撑结构和中隔板结构,在保证支撑强度满足要求的同时,又能节省物料,减少工序,降低施工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钢支撑结构距离地面的高度为2.5-3.5m。
在距离地面高度小于2.5m时,由于竖井侧壁上支护的存在,能够确保竖井两侧的土体稳定。而当竖井深度大于3.5m时,竖井两侧的土体压力增大,因此,在距离地面2.5-3.5m处设置钢支撑结构,有利于增加施工的安全性和该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结构依次固定相连,形成中隔墙,所述中隔墙的顶端距离地面的高度为4.5-5.5m。
在距离地面高度为4.5-5.5m处,在竖井长度方向1/3处和2/3处设置第一层中隔板结构,在安装该竖井施工装置中,随着竖井逐渐加深,在第一层中隔板结构的下方依次层层加设中隔板结构,并保证上下两层中隔板之间依次固定相连,在竖井内形成稳定的中隔墙,保证施工的安全性和该装置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所述抗浮结构包括抗浮板和抗浮桩,所述抗浮板水平设置于隧道的上方,所述抗浮桩有多根,间隔设置于隧道两侧,所述抗浮桩的上端与抗浮板相连。
此处设置的抗浮桩不是一般的基础桩,而是一种抗拔桩,桩体承受拉力,抗浮桩的受力自桩顶向桩底传递,桩体受力大小会随着地下水位的变化而变化。在隧道两侧间隔设置多根抗浮桩后,在隧道上方水平设置一层抗浮板,并使抗浮桩的上端与抗浮板稳定相连,有效防止地铁既有线的隆起,保护地铁既有线设施。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墙底端距离抗浮板顶端的高度为1-1.5m。
中隔墙由数层中隔板结构组成,停止安装中隔板的位置为中隔墙低端距抗浮板顶端高度的1-1.5m处,在其二者之间留出的空隙,为人行通道,便于施工人员在竖井中施工。
进一步的,所述支护为经混凝土喷射的钢筋格栅。
钢筋格栅的强度高,防腐蚀能力强,且便于安装。在支护的安装过程中,首先采用焊接固定或者安装夹固定的方式安装钢筋格栅,再喷射混凝土加固。这种结构的支护,强度大,稳定性强,能够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竖井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所述圈梁的长度和宽度均比抗浮板的长度和宽度大0.4-0.6m。
这样确定的圈梁面积小,在安装该装置时的施工作业面小,同时安装时的竖井间距小,且影响工作面小,因此,可采用对称平行作业,多工作面同时施工安装该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中隔板结构为钢筋结构,包括主筋,所述主筋为中隔板结构的主要承重钢筋,所述中隔板结构的主筋与支护中的钢筋格栅相连接。
中隔板结构中的主要承重钢筋固定连接于支护的钢筋格栅上,使由多层中隔板结构形成的中隔墙稳定的立于竖井长度方向的三等分点处,该中隔墙的支撑强度更大,竖井的安全性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80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矿井自动化控制风门
- 下一篇:钻孔成像仪探杆推送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