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6700.0 | 申请日: | 2015-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73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爱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1/00 | 分类号: | A6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曹利霞 |
地址: | 10003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粘膜 麻醉 雾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口腔、鼻腔、耳腔等腔体的粘膜麻醉装置是依靠气囊手动加压,将麻醉药液从密闭瓶中吸出,以雾化状态喷出,使用时需利用双手合作完成。存在以下弊端:1、由于麻醉药液易结晶的性质,喷嘴部位常发生堵塞且做不到一用一消毒,病患之间易造成交叉感染;2、气囊手动加压时因个人力量不一,药液不能均匀的喷洒在粘膜上;3、气囊手动加压装置易老化漏气;4、操作时占用双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能使药液均匀的喷洒在腔隙粘膜上,充分发挥药效,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包括:本体,具有出液端和进液端;与所述出液端可拆卸连接的喷嘴;与所述进液端可拆卸连接的储液手柄;安装在所述本体内用于将所述储液手柄内的麻醉液抽到喷嘴的水泵组件,具有出液口和进液口;安装在所述本体上用于控制所述水泵组件工作的扳手;其中,所述出液口通过出液管与喷嘴连通;所述进液口通过进液管与储液手柄连通。
优选的,所述喷嘴与所述出液端螺纹连接或卡接。
优选的,所述储液手柄与所述进液端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泵组件包括:具有所述出液口和进液口的液体流通腔;其一端位于所述液体流通腔内的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安装有可与所述液体流通腔的腔壁接触的弹簧,另一端伸出所述液体流通腔外与扳手接触。
优选的,所述水泵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液口处的单向出液阀,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液口处的单向进液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
1)本实用新型采用扳手加压,施力均匀,能将麻醉药液均匀的喷洒在腔隙粘膜上,充分发挥药效,提升麻醉效果;
2)本实用新型的喷嘴与麻醉雾化装置本体可拆卸连接,实现与病患一对一使用,避免喷嘴因多次使用药液结晶而发生堵塞,同时避免了病患之间的交叉感染;
3)本实用新型单手操作即可,解放另一只手进行其余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未示出可拆卸喷嘴);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拆卸喷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说明:1-本体;1a-出液端;1b-进液端;2-水泵组件;21-液体流通腔;2a-出液口;2b-进液口;22-活塞杆;23-单向出液阀;24-单向进液阀;25-弹簧;3-储液手柄;4-扳手;5-出液管;6-进液管;7-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腔体粘膜麻醉雾化装置,包括:本体1,具有出液端1a和进液端1b;与出液端1a可拆卸连接的喷嘴7;与进液端1b可拆卸连接的储液手柄3;安装在本体1内用于将储液手柄3内的麻醉液抽到喷嘴7的水泵组件2,水泵组件2具有出液口2a和进液口2b;安装在本体1上用于控制水泵组件2工作的扳手4;其中,出液口2a通过出液管5与喷嘴7连通;进液口2b通过进液管6与储液手柄3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喷嘴7与出液端1a优先选用螺纹连接或卡接,方便在使用后拆卸更换,避免喷嘴因重复使用而堵塞或者病患之间交叉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储液手柄3与进液端1b螺纹连接,方便根据需要拆下储液手柄3来配置药液,同时储液手柄3作为握持部位方便单手操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水泵组件2包括:液体流通腔21;活塞杆22。其中,活塞杆22的一端位于液体流通腔21内且安装有可与液体流通腔21的腔壁接触的弹簧25,活塞杆22的另一端伸出液体流通腔21外与扳手4接触。
液体流通腔21具有出液口2a和进液口2b,出液口2a处设置单向出液阀23,进液口2b处设置单向进液阀24。
使用时,将盛有麻醉液的储液手柄3以及喷嘴7分别安装在本体1上,先不断地重复扣动和松开扳手4动作,在单向出液阀23和单向进液阀24的配合作用下,将液体流通腔21内的空气从出液口2a处排出,以及将储液手柄3内的麻醉液通过进液管6进入到液体流通腔2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6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治疗器
- 下一篇:一次性使用U形圆周密封圈自毁式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