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2839.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70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辰;邹伟国;向阳;王磊;谭学军;王逸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J3/66 | 分类号: | C10J3/66;C10J3/20;C10J3/74;C02F11/10;C02F11/12;C02F11/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徐雯琼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裂解 气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环境保护技术中的污泥处理装置,具体地,涉及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污水处理厂数量不断增多,污泥产生量也日益增加。据统计,目前我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年产生量已经达到3000万吨(含水率80%),至“十二五”末期将达到5000万吨左右。
污泥焚烧处理处置是实现污泥减量化、稳定化和无害化的重要手段。然而,污泥直接焚烧存在燃烧效率低、能量利用方式单一的问题;此外,污泥焚烧烟气中含有PM2.5、NOx、SO2和二噁英等污染物,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和人口密度的增大,污泥焚烧设施选址日益困难。环保部最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于2014年7月1日正式实施,其中明确规定污泥焚烧设施的污染控制参照该标准执行,新标准与旧标准相比颗粒物由80mg/Nm3收紧至20mg/Nm3(日均值),汞由0.2mg/Nm3收紧至0.05mg/Nm3,二噁英类则由1ngTEQ/m3收紧至0.1ngTEQ/m3,与欧盟标准接轨。随着“邻避效应”的日益严重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日趋严格,污泥焚烧处理处置的技术经济成本必将显著提高。
因此,开发可以替代焚烧的污泥热处理技术和设备,充分回收利用污泥中所蕴含的生物质资源,并从源头避免NOx、SO2和二噁英等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已成为污泥处理处置行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迫切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污泥处理的装置,以解决现有污泥焚烧技术所存在的污泥资源化程度低和烟气二次污染控制难的问题,实现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和资源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该装置包含外壳、设置在外壳顶部的污泥进料口、在外壳内部从污泥进料口向下依次设置的干燥室、热解室、氧化室以及灰渣室。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外壳呈直立桶状,所述外壳内壁由钢板内衬耐火砖或耐火水泥制成,表面敷设有保温材料。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污泥进料口设有进料阀。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污泥进料口呈漏斗状,并与所述进料阀之间密切吻合形成密封,以防止裂解气逸出。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干燥室上部设有裂解气导出管。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氧化室和灰渣室之间设置有炉栅。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炉栅采用耐火材料制成,所述炉栅设置有若干斜圆柱状孔洞。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灰渣室侧壁设置有排渣口和气化介质导入管。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干燥室、热解室和氧化室均设置有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
上述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其中,所述的装置还设有中央控制系统,能够接受所述温度感应探头和湿度感应探头的监测信号,并根据装置的运行情况在线调节所述装置运行的工艺参数即对所述装置进行控制。所述的工艺参数包含进料量、进料频次以及气化介质供应量等。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无需外加能源。裂解气化残留的炭与气化剂氧气进行部分燃烧,并放出热量,为污泥的干燥、裂解以及还原反应提供热量,无需额外补充能源。
2、裂解效率高。利用氧气作为气化介质,没有惰性气体,反应温度高,反应速率快,设备容积小,裂解效率高,裂解气体热值高。
3、源头避免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裂解过程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可以从源头避免NOx、SO2和二噁英的产生,避免酸性气体腐蚀设备。
4、设备磨损小。与焚烧相比,污泥裂解气化过程烟气量小,气体流速慢,粉尘含量低,设备磨损小。
5、资源化程度高。裂解气可作为燃料利用,且与污泥直接焚烧相比,裂解气燃烧效率高,应用范围广;污泥中重金属以惰性形态固化于炉渣中,炉渣可进行建材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泥裂解气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8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化制机
- 下一篇:超声波辅助柴油氧化脱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