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2817.1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1099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30 |
发明(设计)人: | 任学华;翟明星;潘成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15/00 | 分类号: | B05B15/00;B05B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伦文知 |
地址: | 250117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补机用水料 混合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喷补机,尤其是一种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钢包热喷补及离线喷补均是利用压缩空气将喷补料和水在很高的速度下混合,并喷射到钢包内壁表面上去,这种喷补方式普遍存在回弹率高、粉尘大、喷枪滴浆等问题,有时混合不好甚至会出现喷干粉现象,影响喷涂层的结合强度,甚至会有成片的脱落,究其原因主要为水料混合不均所造成,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该混合器增加压缩空气供给,使水雾化,有效的提高了泥料混水质量,提高了粘着性和喷补质量,降低了反弹率和成本。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该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包括带有进水管和进气管的外套,所述外套内设置有水环和气环,所述水环和气环沿轴向连接,所述水环和气环的中心为过料通道,所述水环与外套之间形成有与进水管相通的环形水腔,所述气环与外套之间形成有与进气管相通的环形气腔,所述水环上设置有与环形水腔相通的倾斜水孔,所述气环中与水环配合段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环形气腔和过料通道相通的气槽,所述水环中与气环配合段的内壁上位于倾斜水孔出口端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水气混合通道,所述水气混合通道上设置有与过料通道相通的喷水孔。
上述气环与水环配合的一端为锥形段,所述水环的端部设置有与锥形段配合的锥形孔。
上述气槽位于锥形段的外圆周面上。
上述倾斜水孔的轴线与水环的轴线之间呈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为15°≤α≤25°。
上述夹角α的取值为α=20°。
上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1.5mm。
上述喷水孔的直径为1.2mm。
上述外套的外侧固定有吊钩。
上述外套的端部连接有喷砂管,所述喷砂管的另一端通过接头组件连接有喷头,喷砂管可以加长混合后水料行走的长度,进一步保证水料可以进行充分均匀的混合。
为了达到更好的混合效果,优选上述喷砂管为胶管,其长度为600mm。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该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中,水环与外套之间形成有与进水管相通的环形水腔,所述气环与外套之间形成有与进气管相通的环形气腔,所述水环上设置有与环形水腔相通的倾斜水孔,所述气环中与水环配合段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环形气腔和过料通道相通的气槽,所述水环中与气环配合段的内壁上位于倾斜水孔出口端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水气混合通道,所述水气混合通道上设置有与过料通道相通的喷水孔。采用这种结构形式后,水在与物料混合之前,先与压缩空气混合,由压缩空气的作用下,水由原来的水柱变为散状的水雾,可有效增大水料混合的接触面积,保证两者充分混合,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水料混合不均匀所造成的喷补料落料严重、喷包质量不佳、包龄低等问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水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水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气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外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吊钩,2-进水管,3-外套,4-喷砂管,5-接头组件,6-喷头,7-环形水腔,8-水环,9-过料通道,10-气环,11-进气管,12-环形气腔,13-倾斜水孔,14-水气混合通道,15-锥形孔,16-喷水孔,17-锥形段,18-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一种喷补机用水料混合器,如图所示,它包括带有进水管2和进气管11的外套3,所述外套3的外侧固定有吊钩1,所述外套3内设置有水环8和气环10,所述水环8和气环10沿轴向连接,所述水环8和气环10的中心为过料通道9,所述水环8与外套3之间形成有与进水管2相通的环形水腔7,所述气环10与外套3之间形成有与进气管11相通的环形气腔12,所述水环8上设置有与环形水腔7相通的倾斜水孔13,所述气环10中与水环8配合段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与环形气腔12和过料通道9相通的气槽18,所述水环8中与气环10配合段的内壁上位于倾斜水孔13出口端的位置设置有环形水气混合通道14,所述水气混合通道14上设置有与过料通道9相通的喷水孔1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济南新峨嵋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