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数据机房资源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20852500.8 | 申请日: | 2015-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5080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饶风华;司涛;黄益民;吴佳;曾卓铃;江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50/30;G06K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王之怀 |
地址: | 31130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机房 资源管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机房资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数据中心运行了数以万计的宝贵资产,这些宝贵资产上存储并运行了更加宝贵的企业数据和业务。随着资产数量的快速攀升,管理这些资产和知道谁在移动设备,移动到哪是非常困难的。条形码系统过于简单,不能追踪这些资产,而且不能进行实时监控。因此,高效率的数据中心资源管理系统就变得异常关键,直接关系到维护系统的可靠运行、降低系统的运营成本以及提高企业的利润。
大型机构每年会经历约20次的严重宕机事件,平均需要花13个小时和14万美金来解决一个事件。宕机所造成运营损失和法律责任有时是相当巨大的。调查发现70%的停机与线路连接相关,其中85%来自人为的失误。处理宕机所花时间的80%是找出错的设备或连接,42%的公司需要至少一天的时间来找到宕机的IT设备。
调查发现拥有数千台IT设备机房的公司,每台IT设备的平均利用率仅为10%-20%。28%的公司信息中心经理不知道自己的机房里到底有多少IT资产,更无从得知闲置的机器、设备的保修期和维修等信息。调查还发现20%-40%基础设施的闲置的原因是工程师在线路改接时,未及时将接线从接线板去掉所造成。设备利用率低不仅是直接浪费资产投入,而且还消耗电源和占用宝贵的机架空间。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管理系统,为机柜等重要业务资产监控提供准确的日常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数据机房资源管理系统,可以为机柜等重要业务资产监控提供实时监控管理,提高设备利用率,减少维护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数据机房资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网络依次连接的管理平台模块、集中路由采集器以及若干个机柜管理子模块;
机柜管理子模块包括依次电连接的通道控制器、机柜控制器以及一组低频RFID读卡器,还包括一组低频RFID电子标签、至少一个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以及至少一个超高频RFID读卡器;
通道控制器与集中路由采集器通过网络连接,低频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机柜内部的设备上并与设备一一对应,低频RFID读卡器安装在机柜内并与低频RFID电子标签一一对应,超高频RFID电子标签安装在机柜外壁,超高频RFID读卡器设置在机房的出入口。
作为优选,所述低频RFID读卡器内设置有温度及湿度检测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通道控制器与机柜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串行总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机柜控制器与机柜控制器之间通过RS485串行总线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超高频RFID读卡器通过网络与集中路由采集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RFID电子标签的特点,对机柜及其内部设备等固定资产加装RFID电子标签,机房出入口及机柜内部安装RFID读卡器,再结合管理平台模块,实现资产全面可视和信息实时更新,能够实时监控资产的使用和流动情况,具体体现为IT设备所在位置实时查询、设备移动跟踪记录、报警、IT设备的管理统计报表等管理目标,可以建立一套先进的、规范的、优化的管理机制,此外还具有以下优点:
1.准确掌握数据机房内所有IT资产状况,杜绝不明资产;
2.全面了解设备的运行环境状况,例如温湿度数据,降低事故隐患;
3.提高资源利用情况,包括设备的利用,机柜空间的利用,楼面空间的利用和能源的利用;
4.大幅减少运维人员的非技术性工作,把运维资源从繁琐的盘点、抄录数据等中解放出来,使宝贵的IT技术资源能够投入到更有效的工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数据机房非常有利于应用RFID技术,因为通常的数据中心都是在一个有限的区域里高密度地集中放置昂贵的IT设备,且温湿度等基础环境均非常的良好,这种环境可以降低部署RFID的成本,并提高其效率。RFID射频识别技术主要由读写设备和电子标签组成,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获取其相关的数据,从而实现对物体的识别,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应用系统平台进行汇总、分析、处理。该技术具有读取距离远、穿透能力强、抗污染、效率高(可同时处理多个标签)、信息量大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208525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